贵阳东大肛肠医院精准扶贫显成效,村民感恩送牌匾
贵州网讯:“东大医院去我村,帮扶就业治病根,员工关心真是好,家家生活步步升......”2017年1月8日,贵阳东大肛肠医院门前嘹亮的山歌吸引了众人围观。

硐房村村民在医院门口唱山歌感谢医院
唱山歌的是惠水县雅水镇硐房村村民,他们在镇驻村书记陈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组长白昌学的带领下,衣着具布依族特色、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衣服--枫香染,特地来到贵阳东大肛肠医院,感谢医院长期以来对本村的帮扶。村民们自编自写了山歌,并献上一块题有“千企帮千村,脱贫奔小康”的牌匾和“大爱无疆扶贫济困”的书法作品。镇领导和十余位村民及贵阳东大肛肠医院职工,共同见证了这温暖人心的一幕。

镇领导与医院代表合影

硐房村村民、镇领导及东大医院代表合影
硐房村属于一类贫困村,地处偏僻、环境恶劣,经济非常落后。自2016年5月,贵阳东大肛肠医院到硐房村实地考察以来,多次到达硐房村走访帮扶,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访贫问苦,先后给予精准扶贫户危房救助金、小猪仔、家用电器、生活用品等帮扶,并高价购买他们的农作物,带领村民游贵阳,在当地开展义诊等,得到了村民和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医院承诺在2018年之前,帮扶的精准扶贫户人均年收入达到2760元以上,实现脱贫。
距离贵阳东大肛肠医院对硐房村的第一次帮扶已有半年多的时间,精准扶贫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医院赠送给扶贫户的小猪仔已经开始售卖,处于危房中的村民也搬进了新家,村民的视野开阔了,都积极投入到了这场脱贫攻坚战中。
硐房村村民代表此次到贵阳东大肛肠医院,一方面表达了全体村民对医院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跟医院帮扶小组共同探讨了下一步的帮扶计划。驻村工作组组长白昌学对贵阳东大肛肠医院把以前的“输血制”帮扶创新为“造血制”帮扶模式赞口不绝。贵阳东大肛肠医院总经理靳学军称下一步会将对硐房村的“精准扶贫”发展为“大扶贫”,利用当地优势,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2008年,惠水县的枫香染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次村民们穿的衣服就是枫香染衣服。陈书记表示,以企业帮村这种模式非常好,为惠水县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硐房村风景优美,且有大量特色建筑存在,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发展旅游业也将列入下一步的帮扶计划当中。

镇驻村书记与吴院长交流扶贫成果

双方开会研讨帮扶计划
据悉,贵阳东大肛肠医院近期将再次前往硐房村,在当地进行帮扶考察,并会联系社会各爱心机构,和村民一起共同努力,按期完成脱贫工作目标。

硐房村赠予贵阳东大肛肠医院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