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由李兰娟院士牵头,中国戊型肝炎研究协助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与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表了《中国戊型病毒性肝炎院内筛查管理流程专家共识》,距离上一版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出的《戊型病毒性肝炎诊疗规范》的发布时间已相隔超过了13年。
为何有关戊肝的一切“突然”之间成为了医学界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请跟随我们的脚步,来探究这背后的原因。
根据近年来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我国戊肝感染报告中可以看出,戊肝的发病率和发病数都在不断增长,到2012年时,发病数和发病率超过了甲肝,
尽管同年1月我国首支戊肝疫苗诞生,但因戊肝自身不易察觉和症状类似甲肝而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因而导致了戊肝至今高发于甲肝,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疾病。
放眼全球来看,戊肝的高发地区位于南非和亚洲地区,尤其在中国中东部地区的临海城市防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2023年3月国家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中显示,平均每月疾控部门报告的发病人数已大于3100例,相较甲肝的1300例而言,已经超过了其两倍有余,同时因为戊肝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对于确有数据来说戊肝发病数可能更高,出现漏检的概率也非常大。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目前戊肝对我国的危害风险指数也在逐年递增,为此国家院士积极面对戊肝可能爆发的危险,紧急出台相关防控措施。
虽然戊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属于自限性疾病,但在孕妇、老年人群体和有基础肝病的患者中,仍具有不可忽视的病死率,以孕妇为例,孕晚期感染戊肝后致死率甚至高达15%-25%。
作为曾经的乙肝大国,慢性乙肝群体目前仍超过8600万人,合并感染戊肝的概率高达13.6%,其中34.7%的重叠感染者会发展为重型肝炎,加上全国2.8亿老年人这一高危群体,目前就戊肝易感染人群甚至超过4亿。这一庞大的基数,再次将戊肝推上了不容忽视的“地位”。
其实,戊肝就本身而言,可防可控。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阻断病毒的来源,因为戊肝可以通过粪口、母婴、血液或密接等途径传播,同时戊肝病毒最常寄居的地方就是动物体内,如常食用的猪、牛、羊或海鲜贝类中,即使是在不经意间也容易感染戊肝,因此对于外防型控制手段,就目前来说,想要一次性阻断感染源非常困难。而另一种方法则是接种戊肝疫苗,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戊肝疫苗,目前也仅仅只有中国才有,针对16岁以上的健康人群都安全有效,据了解戊肝疫苗III期临床试验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中心临床试验,约招募了12万志愿者参与实验,证实了受种人群在接种一年期内,保护率能够达到100%,根据模型推演,保护效果甚至可以长达30年。
目前,对于如何阻断戊肝病毒源的传播,专家建议,因戊肝是食源性传播为主的病毒性肝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饮用干净的水源,并确保不食用未烹熟的肉类制品,除从业者外尽量远离畜牧养殖区域,这样都能减小戊肝传染的发生。而针对易感然人群或畜牧养殖者来说,选择接种戊肝疫苗是对健康最好的保障,最后也别忽视了戊肝会通过密接形式传播,因此接种戊肝疫苗以家庭为单位将是最佳的预防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