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经开区“四举措”发挥人才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1-03-15 17:14:05 来源:安顺日报

安顺经开区通过充分发挥专家人才优势、依托平台加强人才引进、破除机制壁垒实行雇员制、探索退役军人职业化道路,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充分发挥专家人才优势。为提高人才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经开区着力发挥专家人才作用,依托龙头企业聚福菌公司建立食用菌实训基地,长期聘任食用菌协会及市农科院专家教授,对全区范围内食用菌种植进行新品种实验示范和实训指导。积极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整合专家人才资源,建立15名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库,精准选派专家联系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结合相关村主导产业情况,将相关专家匹配到相应产业链上,提供技术指导,让专家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专家指导农业技术服务共计4000余人次。

依托平台加强人才引进。依托贵州省人才博览会、定向医学生等平台,加强人才引进,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注入新鲜血液。近年来,经开区依靠各引才平台,直接引聘49名人才充实基层一线,并结合国家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项目,投身农村,助力乡村振兴。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加强与对口帮扶地人才沟通交流,积极协调66名工业、农业、卫生、教育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援助工作,帮助培训各类人员3800余人次,为经开区输送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破除机制壁垒实行雇员制。创新引才模式推行雇员制,打通用才渠道,实现人才资源整合,面向社会全覆盖公开招考吃住在村、工作在村的雇员制扶贫主任,将其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有力抓手,有效增强基层一线脱贫攻坚力量,解决基层组织、村级发展人才匮乏的难题。同时,出台了《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直机关、事业单位雇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1+x”办法,让雇员在乡村振兴中,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有效激发了雇员干事创业活力,让有意愿建设乡村的雇员大显身手、正在建设乡村的雇员更有动力、愿意留在乡村的雇员更有奔头。截至目前,全区共157名雇员活跃在专业对口岗位及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中。

探索退役军人村干部职业化。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退役军人村干部职业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着力突出“选、育、帮、带”环节,充分发挥复退军人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振兴乡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切实解决基层组织后备力量不足、带动能力弱等问题。同时,将“雇员制”与退役军人村干部建设有机融合,对表现优异的“兵支书”纳入区级雇员管理,终身享受事业单位同等待遇,探索走出一条退役军人村干部职业化、制度化、常态化路子,确保“兵支书”安心扎根基层一线,为巩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截至目前,有60名退伍军人村(居)干部覆盖33个村(居)。

(记者 王兰)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