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暴雨影响,连日来,河南多处地埋通信光缆被冲断,基站机柜及塔体被泥石流掩埋,部分地区通信中断,形势严峻。7月21日和7月22日,相关部门两次紧急调派航空工业“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赴豫援助,应急而动从安顺机场出发,飞往河南成功执行应急通信保障任务,为当地架起“高空基站”,搭建信息平台、打通“生命通道”。
“翼龙”-2H无人机系统航程远、留空时间长、承载能力大、环境适应性强,可在“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灾害条件下,横向互联、可视指挥,完成多谱段灾害现场探查、公/专网应急组网通信、应急物资投送等任务,实现图像、语音、数据上下贯通,帮助全面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为国家第一时间开展应急救援提供方案。基于安顺适宜飞行的地理区位、净空环境和气候条件,集中了相关资源和保障设备,航空工业将安顺作为“翼龙”-2H无人机执行试飞任务的基地。
7月21日凌晨,“翼龙”-2H无人机接到赴豫开展应急通讯保障任务,并明确气象、场务保障等工作由航空工业贵飞负责。飞行准备会后,60多名航空工业贵飞工作人员迅速紧盯在航空管制、气象、通信等十几个岗位上,为无人机起飞做足准备。在多方努力与保障下,7月21日14时23分,无人机顺利从安顺机场起飞,18时21分进入河南灾区,在8小时的滞空时间里,定向恢复50平方公里的移动公网通信,建立覆盖15000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为当地群众搭建起应急通信平台,并将灾区侦察情况、音视频信息实时上传国家应急管理部。全程航行约16小时后,于7月22日6时15分平安着陆安顺机场。
7月22日13时34分,“翼龙”-2H无人机再次接到指令,从安顺机场起飞执行援豫任务。在飞行过程中,受沿途多地区天气环境影响,无人机多次在原本规定的航线上遇到浓积云和轻冰等恶劣气候条件,通过贵飞飞行管制室实时进行空域、航线协调,顺利绕云飞行。17时47分,无人机再次进入河南受灾区,有效为当地群众保障了5个小时的通信信号。全程航行约13小时后,于7月23日2时20分平安返回安顺机场,两次成功完成援豫任务。
“翼龙”-2H无人机两度星夜驰援,成功为河南灾区人民进行信号保障。从白天起飞前,到凌晨返航后,航空工业贵飞60多名工作人员度过两个未眠的长夜,全程坚守岗位,密切关注前方动态,实时进行协调解决,为“翼龙”-2H无人机顺利完成援豫任务扎实做好后勤保障。
(记者 李晓康 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