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七星关区高桥村:荒山野岭变成致富靠山

时间:2021-01-21 12:01:32 来源:毕节日报

冬季,走进七星关区田坝桥镇高桥村,漫山遍野的茶树映入眼帘,村民冒着寒风种下“致富树”,给略显萧瑟的山野增添了生机。

这片茶园有2000亩,由七星关区诺森生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张廷江是合作社的负责人。2018年,返乡的张庭江发现老家气候很适合种植茶叶,为了确认土质是否适合,他亲自带着泥土前往河南测试酸碱度。“合作社试种的安吉白茶长势很好,茶叶送检结果也符合预期估计。”回想拿到检测结果的那一瞬间,张廷江喜笑颜开。

万事开头难,成立合作社并不容易。“刚开始,大家都不太相信我们,工资都是当天结算,得到认可后才采取每月结算一次。”土生土长的张廷江虽然在村里有一定的威信,但取得村民信任也花了一番功夫。现在,很多村民都相信他,还同意在合作社有收益之后再收取流转费,合作社也没有设定门槛,村民随时可以参与进来。

在市场营销上,合作社和杨家湾周驿茶厂、七星茶厂、泸州公司等签订收购协议,茶青每公斤120元(不含采摘);同时到朱昌镇考察制茶工序,计划在时机成熟时自建深加工生产线。

57岁的大湾组村民罗正巧是获益人之一。2020年6月,在福州务工的罗正巧回到家乡后就到茶园干起了活。“在外面不好找工作,正好茶园需要人手,一天能挣100元左右,还能就近照顾家庭。”罗正巧不但在茶园干活,还把自家4亩荒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每年有500元的流转费。

村民张扩对合作社的发展富有期望,他将自家10亩地流转,入股了9万余元,并参与茶园管理。“我以前就在贵阳开过搬家公司,对运营管理很有经验,加上村民支持,管理起来得心应手。”张扩经常关注新闻,对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很了解,也很看好家乡产业发展的前景。

目前,合作社共投资80多万元,流转土地2000亩,惠及200多户2000余人,提供固定务工岗位20多个,忙时需要80多人,盈利后村民不仅有土地流转费,还可参与收益分红,村集体也留存部分作为积累。

今后,高桥村将进一步汇集村民力量,因地制宜打造生态种植养殖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将以前的荒山野岭变成致富靠山,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

“我们完成脱贫工作后,一直探索如何开展乡村振兴,诺森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田坝桥镇组织委员谢春燕对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 郑伟 康榜)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