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湖新区(毕节高新区):推进旅游产业化 打造城市新名片

时间:2021-01-21 13:27:45 来源:多彩金海湖

近年来,金海湖新区(毕节高新区)以发展全域旅游为载体,依托有利资源,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同时,立足区域优势,在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城市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全力打造“魅力新城市?健康金海湖”新名片。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响水乡青山村,只见山峦叠翠,云雾缭绕,寨门耸立,山间民居错落有致,“彝家客栈”“花间小筑”,一幢幢农家小屋改造而成的极具彝族文化元素的民宿映入眼帘。

青山村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近几年,该村围绕振兴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依托国家“3A级景区”品牌,立足彝族传统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以康养服务为抓手,配套打造民宿民居产业,发展集农家乐、民宿酒店、游泳池、玫瑰采摘加工园、彝族火把节等吃住玩娱为一体的乡村。同时,该村还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等,打造了“旅游+”的发展新模式,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发展中的青山村

目前,青山村按照“产业+旅游+脱贫”的模式,已种植玫瑰花2000余亩,建成农家乐5家,民宿酒店床位近200个,实现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

青山村打造优美人居环境,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

随着文明生态旅游村创建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乡村成为旅游开发的热土,新区凭借这一契机,通过政府和企业联手抱团发展的模式,让更多的村庄展现新风貌,让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新业态。

走进金海湖新区梨树镇上小河村,青砖黛瓦、粉墙画壁、田间小道、河畔小屋似一幅水墨画缓缓展开,让这个小村庄看上去更加靓丽别致。

然而,过去的上小河村却是有名的穷山沟,那时候,村民们守着一方绿水青山,但找不到发展的思路。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挖掘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白族风情旅游村寨。

上小河村凉亭流水,怡然成趣

经过不断发展,如今,上小河村全村实现组组通水泥路及“两硬化”全覆盖,同心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生态卫生间等设施建成。同时,初步完成风雨谷、白族山庄康养度假中心、蝴蝶泉雅兴园、垂钓中心、100亩荷花基地、100亩水果采摘基地建设。先后获得贵州省“白族第一村”“省级卫生村”“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乡村旅游村”和毕节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逐步奠定了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乡村振兴基础。

上小河村生活图景

围绕“魅力新城市?健康金海湖”的发展思路,梨树镇还将上小河村、车坝社区、保河社区、小屯村4个自然村(社区)组成规划区,通过“一村带动,四村联动”,以四村里面最有特色的上小河村带动片区内四个村的发展。采用“旅游加农业”“公司加农户”等农旅相融模式,拉动乡村旅游经济的杠杆,让沿线区域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带,富裕区域群众。

“我镇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以旅游带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提升,以‘文旅+农场+康养+产学研’作为我们乡村振兴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梨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友雄说。

金海湖公园一角

新区充分整合旅游资源,高质量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健全组织、全域布局、突出特色、完善服务、培树品牌,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金海湖公园成功获国家级4A级景区称号;响水乡青山村已建成以玫瑰花为主导旅游产品,以民宿为辅助产业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寨;梨树镇上小河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归化街道常丰社区推进金海神泉度假村建设,并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旅游本身所包含的行业为基础,同时关联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生态饭,在绿色发展中鼓了钱包,火了日子。

据悉,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到来之际,新区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不遗余力加速旅游产业化。进一步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打造提升旅游产品、做优旅游服务、挖掘消费潜力。谋划推进甘河康养中心、峡谷文旅城、金海湖民族风情街、水上乐园、甘河旅游商业街等项目。依托高铁、机场等交通枢纽,发挥新区交通便捷优势,打造毕节旅游集散地功能。丰富消费业态、注重消费体验,实行差异化、特色化经营,着力推进“一站式”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提供舒适便捷的休闲购物环境,做实旅游发展文章。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