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底,毕节发放资助资金近44.6亿元

时间:2021-03-04 15:55:22 来源:毕节日报

2月25日,毕节市纳雍天河实验学校校长、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小学校长詹雯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就在1个多月前,孩子们的“校长妈妈”詹雯,结束了近3年的帮扶工作,进行最后一次家访。途中,孩子们像在学校那样,和她拥抱、击掌,眼里散发出热切的光。

2017年10月,詹雯第一次到纳雍开展培训工作,至今,她的愿望一一实现——“打造一所带不走的学校”“培养一群带不走的老师”。

2019年9月,在广州市天河区的结对帮扶下,投资4250万元的纳雍天河实验学校开始修建。2020年6月,学校顺利开学。德育智育体育,挂职互派培训……东西部扶贫协作,不仅让孩子们有了新校舍,也让大家在乌蒙山区就能享受到沿海城市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

这,是山海情深,也是毕节教育乘东西部扶贫协作之风扶摇而上的缩影。

在七星关区第三幼儿园(原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中心幼儿园),校园文化墙与别的学校有所不同:七星关区亮岩镇的太极村、长春堡镇的雄嘎苗寨……全区34个乡(镇、街道)的村容村貌或特色特产被定格成一张张照片,随围墙环绕学校一周。

这是一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于2019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让每个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学校不断挖掘各乡(镇、街道)特色特点编入园本教材,打造饮水思源园本文化。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正是有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力量的支持,他们才能走出大山,搬进新家,开始新生活。

这,是毕节着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教育上的生动实践。

家住赫章县双河街道田坝村的吴玄,目前就读于武汉一所高校。曾经,家里兄妹几人都在读书,仅靠母亲打零工的微薄收入支撑。考上大学后,多亏享受到国家助学贷款、相关助学补贴,吴玄顺利入学,圆了大学梦。母亲也获得村扶贫专岗的工作,并可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务工。吴玄如今即将毕业,他说,用知识的力量脱贫才是最好的选择,今后,他会加倍反哺社会。

截至2020年底,毕节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工作目标,发放资助资金近44.6亿元,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59.6万余人(次),贷款总额近40.3亿元。

这,是毕节教育“挥刀斩穷根”,贯彻落实教育资助政策,不让一个贫困学子因贫失学的行动写照。

……

缩小城乡差距、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在乌蒙山腹地,在毕节,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十三五”以来——

毕节教职工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增强,教育系统党组织战斗力不断提升,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对教育的领导全面加强;

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普及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全市各类学校健康协调发展;

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学生资助及营养改善计划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斩断“穷根”,搬迁入学得到保障,东西协作纵深推进,校农企结合带动致富,全市按照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要求,推进教育同步实现小康。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输血”到“造血”,从“补短板”到“育特色”,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毕节持续发力,在筑牢根基的基础上,不断再探索、再突破。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五育并举”,着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全面培养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站在新的起点,毕节教育正昂首阔步,向着更完备、更公平、更优质的目标大步迈进,为每一个孩子筑梦。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