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站镇、麻乍镇产业供水项目施工现场
水是农业之基、乡村之魂、民生之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水利工程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今年以来,威宁坚持因地制宜,因水制宜,提升农业产业供水保障能力,强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这是新的征程,也是新的起点,乡村振兴开新“局”。威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乡村振兴水利先行,农业产业发展到哪里,就把水送到哪里,乡村建设规划到哪里,就把水利设施建设到哪里,乡村振兴推动到哪里,就把水利事业发展到哪里。
新思路
按照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威宁准确把握水利发展新思路,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坚持兴建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沟渠联通、生态涵养、循环利用等基本原则,科学把握新思路,明确水利发展新方向。
威宁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平均海拔2200米,山高路远、沟壑纵横,80%水资源分布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河流,大部分人口和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300米的地方,地形地貌复杂、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工程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
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有效措施。
“水往高处流”是威宁高海拔山区特有的水利工程景观,是一种水利建设的创新和新思路,水利工程不但可以解决威宁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问题,而且可以进行生态补水,为农业产业供水提供了保障。
发展蔬菜产业是威宁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蔬菜产业供水工程建设则是重中之重。2021年,实施6万亩蔬菜基地产业供水工程,其中,5万亩标准化蔬菜基地喷滴灌设施建设,1万亩规模化蔬菜基地提灌系统、主水管道布管。
新举措
坚持高质量发展,强化新举措,建设一流水利工程,每一项工程都要精心谋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护、发挥最大作用,建设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高质量水利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2021年,威宁实施6万亩蔬菜基地产业供水工程,其中,标准化蔬菜基地为5万亩,规模化蔬菜基地为1万亩。涉及6个乡镇,分别为:草海镇0.5万亩、小海镇2万亩、秀水镇1万亩、么站镇1万亩、麻乍镇1万亩、羊街镇0.5万亩。
2021年实施4个蔬菜产业供水项目,总投资15646.99万元,其中,财政专项资金8349万元,涉农整合资金2000万元,其它资金5297.99万元。
多方筹措,保证了蔬菜产业供水需要的资金,为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蔬菜产业供水项目建成后,灌溉面积23136亩,补水面积7474亩。
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部启动,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65%。预计4月中旬,项目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乡村振兴开新局,全力推进蔬菜产业供水工程建设,强化统筹调度,制定工程建设进度施工计划,倒排工期,快速推进蔬菜产业供水工程进度,确保项目尽快尽早建成发挥效益。强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开启我县乡村振兴新篇章。”水务局局长程宗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