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做好产销大文章 领跑蔬菜大产业

时间:2021-05-07 14:24:17 来源:威宁每日新闻网

务工群众在采收蔬菜

“抢收是蔬菜种植的关键环节,4月中旬以来,迟菜薹进入采摘阶段,我们基地平均每天用工量能达到70人,最多的时候有130人左右。”这几天,草海镇中海社区蔬菜基地负责人黄爱先趁着晴好的天气,忙着组织务工群众采收迟菜薹。

4月29日,记者在基地看到,务工群众正在采摘、搬运、装车……一片繁忙景象。

黄爱先口中的蔬菜基地是贵州江楠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威宁分公司中海基地,隶属于广州江楠集团旗下,位于威宁县草海镇中海村,属于广州江楠集团在威宁布局的7万亩的蔬菜种植基地之一。

“目前基地300左右亩的迟菜薹已进入采收阶段,其余的1000余亩将以市场为主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陆续轮番抢种、采收。”谈到基地的蔬菜种植情况,黄爱先激动地说。

“碧连天、绿菜地,喷洒农药用飞机。”望着成片种植的蔬菜,基地务工群众孔芬珍感慨道。零星、自给自足的种植是当地群众一直以来的种植模式。

2020年4月,基地种植面积达1700余亩,投资100余万元新建两个35平方米的泵房、一个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和一个6000立方米的露天蓄水池、1700亩地的喷灌支管增加阀门。一组组数据的背后体现出来的是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市场化的现代种植模式。

“从育苗到移栽这个过程只需要18天,从移栽到种完以后40天左右就能采收菜薹。”谈到目前的蔬菜种植,黄爱先信心满满,基地还种植白花菜、红菜薹、黄心白菜、娃娃菜、墨西哥辣椒等,带动务工群众预计年均增加收入1.6万余元。

在贵州威宁江楠农物流园,30余名务工群众在贵州金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黄芳的带领下,熟练地进行迟菜薹的分拣、包装、入库。

黄芳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在小海镇中海社区也种了1600亩左右的蔬菜,主要是迟菜薹、红菜薹等,采收的蔬菜第一时间就会运到这里进行加工。

据悉,物流园目前建成60个日处理5000吨以上的高温冷藏库、2栋约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1个日产冰块120吨和冰瓶1万个的制冰厂以及占地100余亩的泡沫箱厂。现已有30余家企业洽谈预定冷库及档口,已入驻7家企业,租赁冷库15个。

“物流园项目以运营、出租为主导,对入驻客户提供一些产品质量上的优化和指导。”贵州威宁物流园销售专员陶永举说,当客户对市场上的信息供给端和需求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市场数据供他们参考,帮助他们分析。如果销售遇到滞销的情况,公司会根据多年以来的销售经验和销售资源,为客户解决市场问题。

据了解,贵州威宁江楠物流园项目规划用地1456.78亩,总投资25.0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并使用后能带动周边40万亩以上订单农业的发展,直接带动5000余户农民种植蔬菜,辐射人口20000人以上。

“我们种植的菜在物流园快速分拣、包装、冷冻后,主要销售深圳等沿海城市,有的甚至远销新加坡等国外,销售已不是问题。”黄芳说。

陶永举介绍,物流园还将建成一个大数据中心,每天通过电子播报平台实时播报各地蔬菜品质需求和销售数据,能更精准给客户提供种植、采摘和销售等多元信息。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