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多举措创新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

时间:2021-05-26 16:42:57 来源:毕节市政府办公室

近年来,织金县以推进省级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为契机,紧紧围绕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创新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城区面积达25.3平方公里,镇化率达48.23%。

一是优化城镇布局。前瞻性、科学性地谋划城乡布局和未来发展方向,创新方式与重庆大学、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校地合作,开展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完成517个行政村改善人居环境村庄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探索以城带乡、镇村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以特色产业、现代农业、文旅产业、新型能源为主的猫场、马场、三甲等一批特色小城镇,形成了以双堰、文腾、金凤、惠民、三甲、绮陌中心城区,八步、茶店、金龙副中心城区,猫场、马场、牛场东部乡村振兴示范区,桂果、猫场、熊家场等特色小城镇为支撑的城镇空间新格局。目前,县城面积扩至46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23.44亿元,省定示范小城镇累计覆盖率达92.6%以上。

二是完善城镇设施。合理配置城乡道路资源,统筹规划城乡道路交通网络和场站设施建设,推进织金客运总站、织金火车南站站前广场建成投用。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创新能力,推进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和改造,建成农家书屋574个、农村文化广场和健身广场649个。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和特许经营办法,争取棚改资金支持,鼓励和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和城镇建设,将织金平远古镇打造成集旅游、文化、生态、城市为一体的全域旅游集散中心,被授牌为全省劳模(职工)疗休养基地。

三是做强城镇经济。坚持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持续做强做大皂角、南瓜蔬菜、药用银杏、竹荪食用菌及菌材等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加快农业提质增效,202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9.66亿元,增速6.7%?。将八步、茶店、经济开发区打造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资源深加工的示范基地,大力引进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经济提质升级。采取“政府主导+民间资本”方式,打造溶谷苗寨等乡村旅游精品,建成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9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旅游发展。2020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111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2.01亿元。

四是提升城镇内涵。打好“山水文化、名人文化、民族文化、饮食文化”四张牌,以古城文化主题为核心,从文化景观、文化建筑、文化旅游等开发方向,多方向挖掘古城文化,织金县新华路被列为贵州省历史文化街区,织金县被列为全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结合饮用水源地、河湖流域、城乡污水治理,撬动社会资本,实施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成凤凰生态公园、宝桢湖公园,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创新“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连楼宇党支部、楼宇党支部连党小组、党小组连党员、党员连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服务机制,发挥大数据优势,为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社区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构建后台系统,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