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守护群众健康,赫章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以服务网络、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推进基层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能力建设,使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织就中医服务网络
该县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中医门诊部、诊所为补充,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设施设备覆盖所有网点,每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备一名中医类别人员。截至2020年底,全县31家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中医馆,并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诊疗量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的30%,较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今年3月18日,笔者在赫章县古基镇卫生院中医馆看到,古色古香的装饰特别醒目,诊疗环境朴素幽雅、温馨舒适,前来问诊求医的病人络绎不绝,中医科医师正细心地为病人们做着理疗……
“我患腰椎病好多年了,平时睡不好,走路也不方便,吃药没什么效果,在古基镇卫生院中医馆才做了几天理疗,就感觉好多了,中医理疗还真适合我们这些老年人啊。”72岁的朱德勇老人在古基镇卫生院理疗时说。
在广州市番禺区的帮扶和县中医院的指导下,古基镇卫生院于2017年筹资15万元建设了中医馆,并购置了价值10万余元的中药熏蒸机、牵引床、电针治疗仪、全自动煎药机、神灯、电频治疗仪等治疗设备,开设了针灸、拔罐、艾灸、牵引推拿、刮痧、熏蒸等治疗项目。中医馆投入使用以来,以雅致的环境和热忱的服务,赢得广大患者的点赞和好评。
提升中医服务能力
同时,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大力帮扶下,县中医院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其中,脾胃病科、颈肩腰腿痛专科、肛肠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肺病科、骨伤科、康复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并建设了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截至2020年底,全县具备中医资质人员72人,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此外,该县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负责到各医联体单位开展人员培训、技术推广、免费义诊、中医知识宣传等工作,带动全县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今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帮扶专家的带领下,赫章县中医院儿科利用纯中医成功医治一名反复腹泻20天、加重5天的患儿。该患儿入院时精神差、食欲差、面色稍苍白、腹胀,帮扶专家带领儿科医生团队认真分析、细致检查,诊断为胃肠功能紊乱、轻度脱水。考虑到患儿仅7个月龄,采用纯中医治疗效果较好,帮扶专家决定不予输液治疗,及时给予指导饮食,采取小儿推拿、穴位贴敷、口服中药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治疗3天后,患儿腹泻症状明显好转,巩固治疗4天后恢复正常出院,得到了患儿家属的高度赞誉。
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根据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要求,该县还通过林药结合、粮药结合、果药结合、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立体开发的有效模式,优先发展中药材产业,推动药食同源中药材及产品发展,在双坪、河镇、兴发等地建设良种繁育保障基地,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培育带动能力强的经营主体。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和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
今年以来,该县有赫章县河镇乡舍虎村半夏专业合作社、赫章县双坪乡安山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赫章县仁云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0多家以半夏为龙头品种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重点经营和种植半夏、天麻、猪苓、重楼等地道药材,按照“政企联动、利益共享”的原则,由龙头公司与各乡(镇、街道)合作社、企业、种植大户等签订种植保底收购协议。并整合民族发展资金和林下药材发展资金3000万元,以兴发乡、双坪乡、铁匠乡为核心区,建立半夏种植示范基地1万亩,在全县营造了中医诊疗、中医养身、中药种植的中医药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