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赫章县白果街道石板河村交通闭塞,被藏在深山之中,村民们进出需要翻越大山、蹚过深沟。从石板河到最近的集市,大约要走5个小时的山路,运输物品全靠人背马驮。
如今,随着川沟大岩上的挂壁公路通车,石板河村交通条件得到改善,流动商贩每天都会用车拉着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生活用品到村里销售,村民走出家门就能买到各类生活物资。
记者沿着挂壁公路前行200米左右,就到了王美仙家。位于村口的王美仙家,是全村最早开小卖铺和农家乐的。
1999年,为了方便乡亲们购物,王美仙率先在村里开起了小卖铺,出售日常用品。由于不通公路,王美仙只能请附近的村民背或用马驮货物。“人背马驮,10块钱一趟,每隔十天就要跑一趟。”王美仙说,当时,每次进货都是凌晨出发,晚上才回来。由于家里窄,没货架,王美仙就把货物串起来挂在竹架子上,等有人买的时候再从架子上拿给顾客。
1999年11月,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石板河村群众开始在川沟大岩的绝壁上凿石修路。2000年,王美仙的丈夫殷开顺在修路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肋骨骨折,王美仙就一边照顾丈夫,一边修路,“小卖部”也因此“关门”。
2002年3月,石板河村凿穿了绝壁,贯通了挂壁公路,王美仙又把家里的“小卖部”开了起来。“路修通了,出村进货更加方便,过去5个小时的路程,缩短到了三四十分钟。”王美仙说。
近年来,石板河村挂壁公路名声大噪,前来进行户外野营和自驾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王美仙的小卖铺生意也越来越好,“以前只卖点零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现在洋芋、大米都卖。”
有一次,几个游客想在她家里吃晚饭,由于停电,王美仙就用柴火为游客做了猪脚火锅。当天晚上,一群人点着蜡烛,围着柴火吃得非常高兴,都称赞她的手艺好。
这让王美仙萌生了开农家乐的想法。看着到石板河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王美仙开农家乐的信念越来越坚定。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石板河村第一个农家乐——“挂壁公路农家乐”正式营业。
“现在每天有10多人吃饭,不少游客都会提前叫我给他们做好饭。”王美仙说,无论吃什么,她都只收30元一个人,每年可以赚1万多元。
2020年,石板河村依托挂壁公路和优美风光,且相邻阿西里西大草原和韭菜坪景区的优势,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并申报了全省旅游重点村。日渐兴旺的乡村旅游热,更加坚定了王美仙通过开农家乐增收致富的信心。
(记者 周礼刚 黎荣 龙艺 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