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七星关区将人才作为引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围绕“356”(“三张清单”摸清底数;“五个一批”精准引才;“六种方式”科学育才)的工作思路,强化“1+N”(1即出台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方案,N即一系列配套子方案)政策支持,在“引得进”“育得精”“留得住”“用得好”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三张清单”摸清底数,打牢人才基础。始终坚持把摸清人才资源底数作为全区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建立“三份清单”摸清人才家底,打牢人才工作基础。分行业、分领域对全区人才队伍现状摸底调查。并依托“贵州省黔归人才综合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了“七星关籍在外人才信息库”。同时,把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和乡土人才纳入区管人才管理范畴。目前,共采集到在外人才信息2万余条,经过核实、筛选,共录入17559人,完善了该区智慧库建设,为人才回归计划的实施奠定了目标基础。
“五个一批”广开门路,拓宽引才视野。始终坚持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搭建平台载体,通过“五个一批”引进方式,拓宽引才视野,实现人才队伍后继有力。结合产业发展需要,以人才寻访、引才荐才为主渠道,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引才需求计划。大力开展定向“985”高校选调生招录工作。同时改进事业单位吸纳人才方式方法,畅通高层次人才应聘和事业单位进入的“绿色通道”,常态化引进一批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六个计划”分类培训,畅通育才渠道。始终坚持精准育才,采取“六个计划”分类培训方式,加大对技术人才、乡土人才和重点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畅通育才渠道。并通过省内外培训、跨省交流等方式,计划组织人才“走出去”进行学习提升,不断提高其能力和创业知识水平。
强化“1+N”政策支持,优化留才环境。始终坚持树立“端盘子、搭梯子”的人才服务理念,通过制定《七星关区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一总方案,配套出台《七星关区“四不唯”人才引进管理实施办法》《七星关区高层次人才津贴补贴发放细则》等系列子方案,强化“1+N”政策支持,真正使人才群体政治上受到重视、工作上获得支持、生活上享受便捷,不断优化留才环境。
(记者 杨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