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向着工业强县昂首迈步

时间:2021-07-26 14:58:31 来源:威宁每日新闻网

曾经,威宁县域内标准生产厂房寥寥无几,群众在家种地“刨”生活,打工挣钱只能往外走。

如今,威宁经开区内厂房林立、机器轰鸣,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学技术,一举三得。

经开区是威宁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工业经济的主战场,是改革发展和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经开区坚持按照“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极、创新示范点、产城融合地”的功能定位和“依城建园、以园兴城、产城融合、城园互动”的建园思路,结合自身优势,突出发展特色,重点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首位产业和轻纺及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电商物流潜力产业,着力打造首位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环境优良的产业聚集区,使经开区成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产值454.22亿元,增加值累计完成125.77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4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投资完成76.74亿元,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完成64.7亿元)。

日前,在经开区贵州高湖服饰有限公司厂内,缝纫机隆隆作响,员工们迅速将裁好的布片缝合在一起,一件件成衣在多次缝合中诞生。

贵州高湖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代勇说:“在公司入驻过程中,威宁县委政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政策扶持得力。威宁地广人多,就业需求缺口大,我们的员工多数都是本地人。”

据了解,贵州高湖服饰有限公司是经开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入驻的企业,于2020年12月进驻威宁并已正式投产,目前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

为满足公司发展需要,高湖服饰有限公司计划在2021年总计聘用人员800人,3年内计划聘用人员达3000人以上,致力建设大型高端服饰生产基地,将极大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倍增行动是威宁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县各级各部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和压力感,迅速行动,主动靠前服务,奋力推进全县工业大突破,实现县域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陈玠说:“今年以来,经开区狠抓新型工业化工作,以农特产品为首位产业,辅助电子轻纺、新型建材产业,引进优强企业,助推经开区快速发展。”

截止2021年5月,经开区共引进企业101家,其中投产企业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1至5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40.58亿元。

经开区作为全县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干部职工提振精气神,抢抓发展机遇,全方位融入省委“强省会”五年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主动作为,创新举措,全面摸清县域产业底子,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措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盘活存量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实产业链条延伸,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增强工作主动性服务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选准主导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围绕产业上下游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经开区管委会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采取‘专班+小分队’招商方式,确保经开区50%以上干部‘走出去’招商。”经开区招商办主任管彦娥说。

此外,经开区建立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做大做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做优做精一批配套中小企业,着力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促进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在下一步工作中,经开区将结合实际,狠抓龙头企业的培育、企业的聚集发展、企业的上规入统,切实做好企业服务,助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陈玠说。

回顾“十三五”,成绩斐然。展望“十四五”,未来可期。

威宁将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为推动威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工业支撑。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