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扶贫工厂进山村?托起群众致富梦

时间:2021-09-14 19:00:08 来源:
????在加工车间内,缝纫机发出的“嗒嗒”声不绝于耳,不少工人正坐在缝纫机前,剪线头、缝布料。你没听错,这个曾经要在沿海一带工厂才能看到的场景,如今却在黔贵山乡处处可见,这样的扶贫工厂成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让扶贫车间成为农民创业、就业的主阵地。

工人正在赶制订单

时值初秋,在位于大方县对江镇金星村顺敏服装加厂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剪领口,扁裤脚,剪线头,赶制订单,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就业稳定一人,脱贫致富一家。吴永是一名典型的农村“留守妇女”,为了照顾老小只能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自己留守在家,自从村里开了厂子,吴永便成了厂里的一名工人,进厂务工小半年的她不仅掌握了一门技术,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挣钱、看家两不误。

工人正在赶制订单

“不出门我们都有厂进,有班上,又可以找到钱,一个月不说多,三千左右是能赚的,回去就可以照顾到娃娃、老人、庄稼,觉得很方便。”工人吴永激动地说。

据了解,自开厂以来,30多名周边的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解决了生计、改善了生活条件。与吴永不同,这个扶贫工厂竟然也成了年过七旬的彭佑先老人每天的打卡地,相比解决生计,更是为了“打发”时间,充实自我。

彭佑先感叹道:“平时我就在这里做,剪衣领,剪领口,剪裤脚的脚扁,剪下摆,我什么都做,我来做差不多三个月了,除了赚点零花钱,更多的是生活变得也来越充实了。”

工人正在赶制订单

厂里的工人几乎都是有就业意愿,没有就业门路的“三无两有?”中年妇女,如何让村里这群殊群体实现就近就业,这不得不说到这群娘子军的领头人--杨顺敏。

“我出去参观了很多地方,发现很多针织厂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在里面上班,我当时心里就想,我们村里也有很多不能外出的中年妇女,要是在老家开一个这样的厂,这些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就能充分利用起来,还能为大家增加收入。”杨顺敏说。

经过多方的参观和学习,2020年杨顺敏便在村里里办起了这个加工厂。目前加工厂主要以代加工加工、订单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并积极探索“扶贫工程+电商”的发展模式。订单量不断增加,给附近村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

杨顺敏正在检查订单成品

“目前现在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了,下个月我还要开一个能容纳近百名工人的厂,设备安装已经到位,让扶贫工厂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形成一条长效、稳定的脱贫致富路。”杨顺敏满怀信心地说。

据了解,该加工厂从今年上半年就开始投入生产以来,不仅解决当地的部分剩余劳动力,让部分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辐射带动4家加工厂的兴起,成了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

记者:?周训贵? ? 袁玉婷

编? 辑:杨? 倩

编 ?审:李??丹

监? 制:许再晶? ??总监制:刘仁军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