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金海湖新区:发展大棚蔬菜助农增收

时间:2021-10-25 23:18:54 来源:毕节日报

近年来,金海湖新区以发展高质量农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蔬菜瓜果种植,助力农户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日前,笔者走进归化街道常丰社区,一排排现代智能大棚映入眼帘。大棚里,群众正抢抓农时采收蔬菜、清棚、轮种,芹菜、西葫芦和豇豆长势良好,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现在清理黄瓜藤,把瓜藤清完,就拉地膜、翻土,栽种第二季芹菜。”正忙着清理黄瓜藤的居民张德生说。

据了解,归化街道常丰社区现代智能大棚占地20亩,是集水肥滴管、日常监测、智能控温等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大棚,由归化街道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引进山东耀农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发展的产业。基地建成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提高了群众收入。

“12块5一个小时,一个月2000多块,按时算,要自由一点。”常丰社区居民周帮菊说。

“大棚全年有11个固定工人在上班,一年四季都有菜。不管春夏秋冬,我们这儿不空地,每次换茬以后,紧接着就种下一茬,轮换种植。”山东耀农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谢进说。

随着农业的持续发展,重茬越来越成为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增加、产量减少的重要原因,山东耀农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多年发展棚菜经济过程中总结种植经验,开启了轮作模式,巧妙地规避了重茬等诸多问题,让同一块土地重复“生金”。同时,立足于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反季节蔬菜的品种和种植结构,积极发展适销的蔬菜,填补了蔬菜市场淡季的缺口。

“贵州耀农大棚的总面积是8800平方米,今年第一茬种植的全部是西红柿,西红柿亩产约1万斤,目前种植的是黄瓜、豇豆、芹菜、西葫芦,现在黄瓜全部收尾了,全面清棚以后,我们就种植芹菜,大棚一年可以种植三季,全年的销售额在30万元左右。”谢进说。

常丰社区现代智能大棚基地蔬菜轮作模式只是新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突出抓好蔬菜大棚发展,持续扩大蔬菜影响力,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目前,新区共建有蔬菜大棚1630个,采取全年轮种的方式,不断推动产业向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万飘阳 报道)

?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