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场营镇元岩村以抓党建为统领抓实乡村振兴,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突破,推动党建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美丽田园乡村。
全速抓阵地,让农村“靓”起来
步入元岩村,一条条水泥路伸向村组院落,农家小院干净整洁、垃圾箱整齐划一、树木花草错落有致,整个村既有农家的乡土韵味,又兼具民俗文化风格。
以前的元岩村属于贫困村,2015年以来,龙场营镇积极争取资金,新建村内通村路28公里,通组路近15公里,机耕道6公里,串户路实现了“户户通”,道路两旁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自来水也到了各家各户,村庄电力、通信也实现了全覆盖;村内配有31名保洁员,负责村内卫生保洁。
支部书记谢群说:“自实施基础设施以来,我们村通过召开村‘两委’联席会、党员大会,群众会,征求意见,让群众在生活上获得了更多满意感和幸福感。”
“以前村内,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垃圾成堆,现在,路修好了,环境变美了,大家的素质也提高了,没人乱丢垃圾,这样好的环境,不仅心情舒畅,也让人感到很幸福!”村民陈涛笑着说。
全力抓产业,让农民“富”起来
元岩村离政府驻地15公里,村民以种植玉米、马铃薯为主。为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元岩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发展脆红李种植2400亩,成立李子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党建同频共振,同时还争取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0余万元,争取灌溉设施项目等,有效强化了对脆红李的管护,目前已投产收益。
合作社成立之初,党支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土壤、气候等情况和群众发展意愿,并带领党员、群众代表赴四川学习了解脆红李产业和技术,经反复考察,元岩村确立了发展思路,合作社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致富路。
副支书王仕益介绍道,为了增强村民发展的积极性,元岩村主动流转40亩脆红李,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同时党支部积极邀请专家给予技术支持,有效的统一了技术种植销售等服务。
因脆红李成熟上市晚于李子,目前市场单价高、利润大,销售一路向好。
全员抓民风,让乡风“好”起来
乡村振兴,不仅是富裕,洁净,乡风文明、诚实友善、文化深厚,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内涵。在全面抓发展的同时,党支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无职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讲党的好声音、好政策,倡树文明新风,以精神文明建设扮靓“美丽乡村”。同步配套齐全的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让农村文化丰富多彩。
“全村党员都能力所能及的带领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论是村居环境整治,森林防火,还是防疫工作,大家都能积极志愿参与。”支部书记谢群感慨着说道。
近年来,元岩村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紧紧扭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坚持带头试,试出了发展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带头闯,闯出了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好势头,带头干,干出了美丽的田园风光、纯朴的乡风民俗。(七星关区龙场营镇 肖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