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悟红色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在2023年7月9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一队启程前往贵州省毕节市鼎新乡开展为期十天的以“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星火”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志愿服务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到达贵州省毕节市鼎新乡政府,在与政府工作人员工作交接下志愿者们获得当地退伍军人的信息,后续展开拜访与采访,挖掘红色故事,倾听老一辈人遭受的苦难以及艰苦奋斗的历史,感受时代赋予每一代人的使命。此外,志愿者们还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1935年,罗炳辉将军所率领的红九军团为掩护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拉开了大方县猫场战斗的序幕……,志愿者们做好充足准备工作后前往红色之地,寻找时代变迁留下来的痕迹,开展了红九军团猫场战斗遗址前献花,以及红九军团作战地梯子岩和红色枪杆岩等地开展宣讲宣传等活动。
红色遗迹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也是后辈了解和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7月18日,志愿实践队前往“猫场战役”红色文化遗址进行实践活动,志愿者们依次前往大方猫场纪念碑,梯子岩以及红色梯子岩等红色遗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之后,为了掩护中央红军南渡乌江,红九军团临危受命,在乌江北岸佯装主力牵制敌人,他们的行动被毛泽东称赞为“像流水和疾风一样迅速地转移其位置,经常采取巧妙的办法欺骗引诱和迷惑敌人”,待完成中革军委命令后,红九军团团长罗炳辉将军挥师黔西北,从金沙江经黔西抵达大方,准备过纳雍追赶红军主力,大方猫场战斗就此拉开了序幕。
这座纪念碑就是当年红九军团所在的主阵地,碑铭是由红九军团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将军题写,碑铭上有一段记载战斗中红军伤亡较大,八团副团长李松参谋长张玉平九连连长严林雄等壮烈牺牲。体现了革命先辈不畏艰险,无惧生死的革命精神。
战争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军团长罗炳辉命令各团交替掩护边打边退,向梯子岩方向撤退,激战数小时后,部队摆脱焦灼的战斗状态,在梯子岩下集结。见敌军穷追不舍,罗炳辉拿出“杀手锏”教导队,电光火石之间将敌人压住。此时,红九军团侦察连在岩顶架起机枪阻止了敌人的进攻,掩护大部队向梯子岩上撤离,红九军团凭借梯子岩天险突围后继续向纳雍方向转移。
转移休整的地方:红色枪杆岩--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这里位于毕节市纳雍县化作乡东北部,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系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4月16日继梯子岩战役后,红九军团
沿着自然天险手扒岩走进枪杆岩苗寨,分头住进农家整顿休息。红军在不扰民的情况下,自己解决生活问题,还招呼村民一起吃饭,获得了百姓们的拥待。经过短暂的休整,红九军团又开始了追赶红军主力的征程。红军在枪杆岩的这段军民鱼水之情被当地群众世代铭记,如今寨子被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保留有红军灶、红军井、罗炳辉将军休整时住过的老屋等红色痕迹。
长征路上,红九军团临危不惧、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红军长征精神,在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时刻激励其用实际行动赓续红军长征精神,吾辈当自强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图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一队合影)
作者:韦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