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剩荤菜不剩素菜,蔬菜储藏中容易产生亚硝酸盐,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和维生素C、叶酸等在储藏和反复加热后损失极其严重。并且,蔬菜再热之后,口感也大打折扣。所以平时应该尽量少剩蔬菜,做到“宁剩荤菜,不剩蔬菜”。
剩肉类和豆制品,要及时冷藏。营养和口味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上顿吃,下顿吃,没有了新鲜感,剩菜往往还容易被剩下,所以就要发挥想象力,来处理它们。来一个剩菜大变身!
1.改刀。大块的肉类食材最适宜改刀。将其切片、切丁、切碎,再搭配新鲜蔬菜、粗粮等烹饪,或者做成馅饼、春卷的原料。
2.换调味。比如剩了油焖大虾,把油去掉,加点番茄酱,便可改造成风味别具的番茄大虾。鸡汤里剩下的鸡肉,切成块,加入咖喱粉烹炒,便可翻新成咖喱鸡。卤味及熏酱食品,可以搭配蔬菜煮汤,便可把盐味煮出来,让浓味变淡。
3.加配料。比如,剩下的红烧排骨,可以加些洋葱、蘑菇、土豆、胡萝卜、玉米等,做成时蔬炒排骨。剩的炖排骨加蔬菜和挂面,做成蔬菜排骨汤面;剩番茄炒蛋加木耳和面疙瘩,改造成番茄味疙瘩汤。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主食最好在第二天吃完,因为淀粉类食物容易滋生葡萄球菌和黄曲霉毒素。这些有害物质高温加热下也无法被杀死。所以,如果两天还没吃完,即使看起来没变质,也不要再吃了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应少些对环境的抱怨,多些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无论是在外点餐,还是在家烹饪,我们都要尽量努力,从我做起,从光盘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