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四融四化” 共建商圈“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0-10-05 15:04:46      来源:六盘水日报

  水城古镇全貌。赵明

  水城古镇位于荷城街道凤池园旁,始建于2013年,总占地面积约633.15公顷,是钟山区发展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和人员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镇落成后,驻地单位12家,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248个,回迁居民318户。但由于公共服务缺位走样、回迁遗留矛盾突出、商旅纠纷不断、业态布局单一、经济文化发展乏力等问题,制约古镇发展。为此,钟山区荷城街道坚持以党建为抓手,以“四融四化”理念打造古镇“商圈综合体”,构建党建领航、党群齐力、部门联动“同心圆”,激活开放型商圈社区治理发展“新引擎”。

  党群组织共融,实现统筹指挥“一体化”

  荷城街道推行“区域联合搭台、规范建设创新、议事协商共管”模式,通过古镇大党委统筹,规范组织建设,全面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区域联合搭台。紧紧围绕“五联五共”大党建工作要求,成立了水城古镇党工委,制定了党工委联席会议、支部联建、地企联建、学习议事等制度,建立古镇党群服务站,整合荷城街道、三线建设博物馆、荷城花园公司以及其他12个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机关党组织、国企党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参与古镇共建共商共治。开展街道机关、驻地单位、社区与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联建共建活动,探索形成了“1+N+X”的区域化大党委模式,构建了党工委统筹指挥,各党组织一体推进的商圈党建综合体。

  规范建设创星。坚持评星定级推进古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制度执行、任务落实、基本保障”五项基础扎实,统一组织辖区各党组织和党员严肃规范开展组织生活和主题党日活动。并结合共联共建、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等党建业务“双提升”工程,打造区级6星级以上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3个,获得市级备案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2个,有效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

  议事协商共管。古镇党工委整合各党组织资源和优势打造党建联盟,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议事协商会议,以大党建工作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和推动企业发展以及景区共商共治共管。在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古镇党工委共召开联席会议16次,促进明飞公司、市职院机关、天下第一锅等党支部组成8个联建对子,解决古镇景区的商旅矛盾、食品安全、乱停乱放、卫生保洁、河道治理等问题157个,实现党工委统筹下的事务共商、信息共享、困难联解的新格局。

  区域文化相融,推动文化发展“多元化”

  荷城街道通过古镇大党委统筹布局,促进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文化、“三线”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相融合,形成以古镇文化为根本、以传统优秀文化和“三线”文化为特色、以旅游文化为载体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建好两馆一楼,传承红色基因。以三线工业体验馆、原水城县县委大楼、名人故居作为红色教育主阵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三线精神、强化党性意识。目前,古镇共收藏展出三线文物文献1.2万余件,累计接待游客670万人次,接待爱国主义教育参观团队12141个,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线”精神传承之地、道德建设示范之地、六盘水市重要人文景观和红色旅游观光点。

  筑好一街七桥,留住老城故事。古镇党工委秉承“古镇记忆、留住乡愁”与“三线”文化和新时代文化元素相互融合的理念,加强古镇建设的谋篇布局,规范打造烙锅一条街,将原老城解放后的自由、民主、和平、光明、解放、建设六条街名改为6座桥名,与红桥(预意三地同城)形成7桥共联的布局。将田君亮居宅打造成展现老水城文物及文化展示区,将唐人街打造成烙锅美食文化街区,古镇文化得到发扬传承。

  用好四节八俗,激活内生动力。古镇党工委以三线建设博物馆、明飞陶瓷文化馆、荷城八景等资源媒介为平台,丰富群众民俗文化和活动载体,围绕“元旦、劳动、建党、国庆”四个节日和“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国传统八大习俗,引进贵州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资打造一月一主题活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党史宣讲会、“三线精神座谈会”、古镇文化故事会、文明市民培训班等活动,多维度盘活古镇“人气”,疏通古镇“文化经济命脉”。

  多类业态互融,实现经济发展“集约化”

  古镇党工委坚持以“六稳”“六保”为目标,制定惠商招商政策,降低商户企业成本,搭建固定经营平台,推动7类业态互相融合发展。

  释放红利增强“吸引力”。疫情发生以来,面对经济发展疲软的状态,古镇党工委迅速召开联席会议,党工委协调税务、工商、招商、人资等部门聚合发力,简化办事程序和减免税收招商程序,研究制定了符合古镇市场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古镇区域内的商户采取全部或减半免除房屋租金的方式,降低商户成本,减少商户及企业损失,留住商户、稳住市场。组织个体工商户开展经营业务知识学习,增强商户经营理念,提升抗风险能力,8家面临亏损的商户扭亏为盈,32名孵化园者成功创业。

  多元布局增强“发展力”。采取“统筹安排、分类规划、规范设置”的方式,在古镇规划服装鞋帽箱、时尚精品、文玩收藏、小吃饮品、预包装食品、文艺手工游戏和百货等7类业态,采取“三定七彩”微管理模式引进夜市摊主157位,引进“安顺百年之味小吃”等42家商户入驻,形成了“夜品、夜购、夜赏、夜游”的古镇“四夜”经济。

  就业惠民提升“致富力”。采取联席座谈、创业培训、商会沙龙等方式举办创业培训,提升就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增强企业和商户抵抗风险能力。整合明飞公司、黔羊宴、烙锅一条街商户及夜市摊位等资源多维度搭建创业就业平台。目前共举办创业培训11期324人次,促进就业155人,实现疫情影响后旅游收入达1246万元,古镇各类业态的互融共生的发展局面,稳定了就业,保住了民生。

  部门职能交融,提升管理服务“精细化”

  古镇党工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凝心聚力作用,采取共建共管、自建自管、志愿巡管等措施加大对古镇的综合治理。

  共建共管推动行政治理。在全区推行综合执法队伍下沉街道的基础上,统筹卫健、旅游、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联合组建“综合管理队”,制定了《古镇综合管理队联合管理办法》、《商户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古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古镇卫生管理制度》等制度,不断加强景区管理,有效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古镇商圈综合体的管理和服务精细化,解决党建与治理“两张皮”现象。

  自建自管强化自治管理。党工委统筹,各成员单位牵头组织,水城古镇指挥部具体负责,引导烙锅美食、餐饮等行业领域商户按行业、区域分别成立烙锅饮食协会、旅游行业协会等4个协会,制定完善了章程,通过开展诚信经营和“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等教育活动,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文明消费。

  志愿巡管强化长效管理。党工委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和区域党员组建了35名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对古镇景区社会治安防控、装修扰民、不文明行为、消防安全隐患等进行排查整治,累计处理安全隐患、矛盾纠纷、遗失物品招领45起,提升了游客和商户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通过古镇开放型商圈综合体建设,增强了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增强了各类组织和商户抱团融合发展理念,开启了经济繁荣、文化振兴、治理有序、社会进步的发展新篇章。

  (乌蒙新报记者黄琬荻)

相关热词搜索:古镇 组织 水城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