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以“六个一批”渠道为抓手5.54万名搬迁群众实现就业

时间:2021-02-24 16:32:47 来源:六盘水市政府办公室

近年来,六盘水市以“六个一批”渠道为抓手,实现安置区产业全覆盖、扶贫车间(基地)全覆盖、公益岗位全覆盖,全面做好搬迁群众稳就业工作。全市已建成70个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窗口),累计培训4.64万人次,实现搬迁劳动力就业2.54万户5.54万人,户均两人以上就业。

组织劳务输出就业一批。该市狠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发展机遇,多渠道鼓励群众外出务工。在大连、东莞等城市建立10个劳务协作工作站,与企业岗位多方对接,并出台外出务工稳岗补助办法,提高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搬迁劳动力在省外务工共2.25万人。

依托园区景区岗位就业一批。全力收集园区企业就业岗位,以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为契机,带动景区或景区周边搬迁群众参与景区物业管理、开办民宿等实现就业创业,全市在园区景区就业搬迁群众共2.43万人,平均年收入3万元。

发展扶贫车间就业一批。在安置点及周边引入、培育小型企业和小作坊,把扶贫车间建在安置区,实现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和脱贫增收双赢。全市已建成32个扶贫车间,已吸纳800人就业,人均月收入2600元左右。

培育扶贫基地就业一批。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申报为扶贫基地,扩大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潜力,同时积极培育产业基地,促进搬迁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仅水城区龙场乡(南部园区)安置点建成茶叶种植基地2.98万亩,产业覆盖搬迁群众168户428人。目前,全市扶贫基地和产业基地共吸纳2600人就业,人均月收入2800元左右。

开发公益岗位就业一批。通过新增或腾退公益性岗位,开发巡防巡护类、一线公共服务类、邻里互助类、协助管理类等岗位,托底解决40至50岁年龄阶段、就业困难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

扶持灵活创业一批。鼓励搬迁群众在安置点开小卖部、餐馆、理发店等,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同时,充分利用扶贫专项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在较大安置区实施项目,既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又为搬迁群众提供便利服务。全市78个安置点中,搬迁群众共经营店铺、摊点1430家,解决3017人创业。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