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六枝特区关寨镇荒田村的核桃基地看到,技术员们有的在整理嫁接的枝条,有的爬上被砍掉枝丫的树桩嫁接新枝,已嫁接完的核桃基地呈现整齐划一的嫁接痕迹……近期,该村正紧锣密鼓地改良核桃品种,嫁接本地小米核桃。今春该村计划嫁接400亩,以此作为后续巩固全村脱贫攻坚成果的特色产业之一。
荒田村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种植核桃,历来村民就有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种植核桃的传统,该村产的小米核桃,不仅产量较高,而且果实壳薄、油脂含量高、味道可口,在当地和周边小有名气,农户常将自产的核桃干果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或运到市场上变卖补贴家用。
据村委会主任杨达恒介绍,通过当地农户传统种植和市里倡导实施农业特色“3155”工程,截至2020年,该村农户零散种植和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民心合作社统一规划实施的核桃产业共2000余亩,现已挂果的有1000余亩。挂果的核桃树中有些树所结的果实系难以剥仁的核桃;有些树因种植时间较长,树种老化,产量渐低;有些树当初种植时是从外地调来的苗木,非本地小米核桃品种。对此,村支“两委”决定改良核桃品种,今春集中砍掉周家岩脚、大岩、鱼塘三个村民组共400余亩核桃基地老化、夹壳核桃和此前从外地调苗木来种植的核桃树树枝,嫁接本地小米核桃品种的枝条。
据悉,这400亩核桃基地,民心合作社规划种植和农户零散种植的各占200余亩,在村支“两委”的协调指导下,嫁接工作由民心合作社组织实施,分别从云南、四川等地联系技术员前来嫁接,并由合作社统一支付嫁接费用和进行林地管护,待核桃产生效益后,与农户按约定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本次核桃嫁接从2月17日开始实施,预计到3月底以前嫁接完毕。
“我们村产的小米核桃,一直是市场上同类产品中的‘抢手货’,现干果15元/斤都很畅销。今春嫁接的400余亩核桃,平均每亩25棵至30棵,进入盛产期后,按每棵平均产干果30斤折算,每亩收入在1.3万元左右。”杨达恒粗略算了算核桃的产值后兴奋地拍了拍胸口说,“届时,这400亩核桃的年收入就达500万元左右,有了这项土特产作后盾,巩固全村脱贫攻坚成果不愁了。”
(记者 翟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