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写好易扶搬迁“后半篇文章”

时间:2021-03-21 22:22:09 来源:六盘水日报

近日,记者从六盘水市生态移民局获悉,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我市以创建“活力社区和谐社区”为载体推进“五个体系”建设,完成了7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五个体系”“两个社区”达标创建。

据了解,我市出台关于高质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7个方面26条具体措施,对就业帮扶、产业培育、社区治理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为推动全市易扶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把了盘、定了向。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和谐社区活力社区创建方案,围绕“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平安稳定、精神充实,入住充分、就业充足,生活便利、内外相融”32字创建标准,明确16个方面创建内容,为“五个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围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分别从6个方面和4个方面出台了16条和8条措施,不断提升易扶搬迁安置点教育教学质量和医疗服务能力等。目前,全市易扶搬迁安置点新配套建设学校49所(其中幼儿园29所),利用原有学校110所,解决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就学2.14万人;健全70个村(居)卫生服务机构,实现78个安置点医疗机构全覆盖;78个安置村(居)配置了服务中心(站),搬迁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围绕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从5个方面出台20条措施,明确责任单位,促进搬迁群众增收致富;出台食用菌种植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盘活全市易扶搬迁安置点周边资源资产,充分挖掘就业岗位,着力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现有约5310人因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就业,年支付流转费310万元。同时,安置点建成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窗口)70个、扶贫车间34个,累计培训搬迁劳动力4.6万人次,促进搬迁劳动力就业5.55万人,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围绕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台文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和特色公共服务标准,并出台措施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强化易扶搬迁安置点公共文化硬件、软件建设,现建成文化广场70个、图书馆分馆60个、文体健身设施139个。连续两年举办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广场舞展演,丰富了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搬迁群众归属感明显增强。

围绕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从3个方面制定12条措施,努力把安置社区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新家园。目前,易扶搬迁安置点新成立街道办事处5个、社区居委会37个,组建安置点治保会41个、治保小组36个,配备警务室44个,建立巡回法庭8个、巡回检察室15个、命名平安安置点27个,社区治理水平、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围绕基层党建体系建设,从4个方面出台20条措施,全市易扶搬迁安置点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保中央、省和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目前,全市安置点新成立党工委5个,党支部38个,发展“工、青、妇”组织193个,配套老年服务中心、儿童活动中心38个,建成妇女之家61个。(司生易)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