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 坤)4月2日,中宣部建党百年纪录片《钢铁脊梁》第五集摄影组一行,在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首钢水钢)进行拍摄。
纪录片《钢铁脊梁》是向建党百年献礼的扛鼎之作,旨在用世界能理解的话语体系,拍摄好钢铁和人民的关系、钢铁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关系、钢铁行业和全球发展的关系,用讲精彩故事的形式将党的发展理念体现在钢铁行业发展中,突出表现钢铁行业和共和国一起成长。
纪录片共分6集,每集35分钟,每集由5至6个主故事组成。分别从争气钢/要命钢、产业布局底气钢、改革创新勇气钢、钢铁与美好生活硬气钢、钢铁软实力正气钢、未来钢铁雄气钢等六个方面展示钢铁百年沧桑。其中第5集——钢铁软实力正气钢主要聚焦创新精神、党建引领、“三线”精神、先进文化理念、英模力量等话题,在首钢水钢拍摄的内容归属第五集。
《钢铁脊梁》第五集的故事,主要以首钢水钢退休老工人黄震泽的讲述为主线,通过他的视角,展现那段波澜壮阔的艰苦岁月。
黄震泽老人今年81岁,1962年10月从重庆大学冶金系炼铁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作。1968年11月,为响应“钢铁工人最听党的话,哪里最艰苦哪里安家”号召,他随着鞍钢支援水钢建设大军来到水钢,直至2000年光荣退休。在水钢工作期间,他先后担任高炉工长、主任工程师、水钢总工程师等职务。他是“三线”建设的参与者,是“三线”精神的缔造者,更是“三线”文化的传承者。
“水钢是典型的‘三线’企业,是中国钢铁行业的代表,是‘三线’企业的典型,是我们慎之又慎从众多‘三线’企业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我们希望通过黄震泽老人的讲述,展现‘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和感人肺腑的‘三线’故事。”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记者、纪录片《钢铁脊梁》第五集导演李健说,水钢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建设的西部重要钢铁企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建成以钢铁制造业为主,集采矿、煤焦化、进出口贸易、汽车运输、机械加工、建筑安装、水泥等多种配套产业于一体的贵州省最大、西南区域有影响力的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老一辈“三线”建设者披荆斩棘、战天斗地,铸就了一段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光辉历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值得永远铭记和传承。
据了解,摄影组从3月31日起,在首钢水钢进行为期一周的拍摄。纪录片将于今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