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镇远县涌溪乡新城社区,广场干净整洁,老人们正坐在长廊里惬意地晒着太阳,孩子们在一旁快乐地嬉戏,一派和谐的景象。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四点半学校”(李安生 摄)
近日,走进镇远县涌溪乡新城社区,广场干净整洁,老人们正坐在长廊里惬意地晒着太阳,孩子们在一旁快乐地嬉戏,一派和谐的景象。
“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离家很近,公交站台就在社区门口,生活很方便。”从“山头”到“城头”,由“农民”变“市民”,付科林对搬迁后的生活很满意。
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安、能致富,新城社区重点聚焦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四大要素”配套设施,建设了党员之家、便民服务中心、中老年活动健身广场、“4点半课堂”等功能场所,开设了各类服务窗口,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就业摆脱贫困,乐业才能安居。新城社区定期组织干部跟踪走访,全面了解群众的就业去向、就业需求。结合群众就业需求,开办“订单式”培训班,让群众学习刺绣、家政、美容等实用技能。加大招商引资和扶持力度,依托龙头企业、大型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办“扶贫车间”,开设公益性岗位,让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刺绣培训班(李安生 摄)
“以前想都不敢想,自己能在城里有一套房子,还能自己创业。”社区居民杨芳说,2020年5月,在社区的组织下,杨芳参加了美容技能培训,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美容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到专业的美容机构系统学习后,在县城开了一家美容店,实现了创业致富的梦想。
为加强社区管理,社区合理设置管理单元,每栋楼明确一名社区干部负责,并推选一名“楼长”,负责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公共场所、消防设备等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政策宣传、楼栋管理等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社区有人管、群众有人扶”的目标。
“家门口就有社区干部和‘楼长’的联系方式,只要我们有困难反映,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并帮助我们解决好。”社区居民杨朝忠笑着说。
目前,新城社区建设各类功能室6个,培训群众100余人次,开展服务活动10余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60余个。
这只是镇远县强化“五个体系”建设增强搬迁群众获得感的一个缩影。
志愿者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开展服务活动(李安生 摄)
近年来,镇远县紧扣脱贫攻坚“四个不摘”要求,压紧压实各乡镇、“3+1”行业主管部门、社区“两委”、结对帮扶干部责任,着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升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据了解,目前镇远县已累计投入8.5亿元,完成了舞阳镇东城社区、青溪镇慢坡社区、涌溪乡新城社区三个移民安置点住房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如期完成搬迁对象全部入住,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