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丹寨少了春夏秋的热闹和妖娆,多了一分沉寂的内敛,犹如要冒头的春笋,酝酿着一发冲天的力量。
“疫情后我们一起游大美丹寨”“五月的龙泉山不容错过”“早上的万达小镇和下午的高要梯田很美”……在腾讯、抖音、快手等平台,网友们通过视频、直播“游”丹寨,并发表互动留言:丹寨,是我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
“虽然目前是旅游淡季,也处在疫情期间,但是我们通过慢直播、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将丹寨的美景和活动实时传播出去,游客无论在哪里都能够感受丹寨的魅力。”丹寨县社会帮扶中心汪贞勇副主任作工作介绍时说。
这得益于万达集团企划中心为丹寨精心打造的“流量扶贫”模式。
去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为响应省委宣传部提出的“文军扶贫”号召,去年5月20日,丹寨县委宣传部积极配合万达集团企划中心邀请了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40多家媒体发起“2020丹寨媒体扶贫论坛”,为丹寨发布了《媒体流量扶贫计划》,并承诺将该论坛永久落地丹寨。
这是丹寨实施“流量扶贫”的关键动作,收效甚好。丹寨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县网信办主任潘玉林告诉记者:“流量扶贫计划发布后,省委网信办、州委网信办高度重视,社会关注度较高,各大媒体积极采取措施,用更多的流量和更高的频次报道丹寨,示范动员了更多的媒体参与进来,实现了媒体与网民互动、文化与旅游双传播的叠加效应。”
据统计,去年下半年,新浪、网易、腾讯、凤凰、搜狐、头条新闻等大流量平台报道丹寨文化旅游、农特产品和脱贫攻坚工作新闻稿件共计6123条。
去年,央视“走村直播看脱贫”栏目组走进丹寨实地直播,全国社会扶贫2020丹寨论坛落地丹寨,中央网信办主办的“一路芬芳,多彩贵州行”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丹寨深入采访……这些大型的采访活动,为丹寨聚集了大量的中央级媒体流量。去年,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丹寨稿件多达867条。
用流量放大活动效应,这是丹寨“流量扶贫”的重要任务之一。
去年,借助5G小镇启动仪式、万达小镇三周年、中国非遗周、非遗大集市、黔东南州第十一届旅发大会、2020贵州环雷公山超百马拉松等活动,丹寨县委宣传部会同万达小镇共邀请10余批次200多家媒体,集中宣传丹寨县旅游景区景点和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特色美食,用媒体流量充分激活全县旅游经济发展。
丹寨县非遗中心主任韦士勇说:“通过全方位、多平台、立体化的宣传报道格局,引起社会各界对丹寨县旅游发展的高度关注和热议,旅游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云上丹寨非遗之乡康养福地’外宣品牌越擦越亮。”
数据能直观地说明问题。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
在旅游市场急剧下滑的情况下,丹寨县旅游关注热度却开始显著回升,旅游市场逐步复苏。据初步测算,2020年,丹寨共接待游客720.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50.74亿元。
去年10月,以“发展非遗游·共享新生活”为主题的黔东南州第十一届旅游发展大会落地丹寨,正式签订16个总投资26.2亿元的旅游投资与合作项目合同——这正是“流量变现”的生动实践。
丹寨县扶贫办副主任杨定锋说:“媒体流量给丹寨扶贫工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让阅读流量变成了游客数量。以万达小镇为中轴,带动了周边景区的旅游收入,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用媒体流量为贫困地区产品带货,促进消费扶贫,也是丹寨县“流量扶贫”工作的一大特色。
去年,由万达和腾讯共同推出的“扶贫消费卡”,是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一款线上消费卡,在万达广场小程序主页预留入口,可以通过朋友圈和小程序,将丹寨特产礼包和扶贫茶园礼包推广销售出去。
通过抖音、快手、万达小程序直播带货,将丹寨扶贫茶园的优质茶叶“丹红”、“丹绿”、丹寨硒锌米、丹寨美食“小米鲊”、吊瓜子等农特产品和丹寨非遗技艺蜡染、造纸、鸟笼等手工艺品等推广出去,将流量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消费产值。
同时,搭建杭州市滨江区与丹寨县的扶贫电商平台,带动丹寨县的农特产品和手工艺品“黔货出山”,同时带动本地电商企业和电商人才的培育。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丹寨县随后组织实施了“流量扶贫”——这与中央文件精神高度契合。随着流量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信息流量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媒体流量扶贫将成为衔接乡村振兴并持续发展的有力载体。
“‘流量扶贫’在丹寨开了个好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探索,形成新时代的文军扶贫新模式。”丹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彭瑶说。
当前,丹寨县在一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序开展省内、州内、县内旅游接待的情况下,一边利用媒体流量继续保持丹寨的热度,为下一步旅游复苏和衔接乡村振兴做充分的准备。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潘皇林郭小旭杨育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