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通过提早部署、尽早输出、赶早服务“三早”措施,积极做好节后返岗就业工作,帮助春节期间返乡农村劳动力有序返岗就业。
一、提早部署,有序推进落实。一是提前部署安排。2020年12月,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印发《黔东南州“两节”期间返乡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活动工作方案》,从加强返乡台账建立、开展节后返岗服务活动、春节期间就业服务工作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有效应对农村劳动力春节返乡潮以及节后返岗就业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二是提前掌握底数。2021年1月1日以来,以县(市)为主体,以乡镇、村居(社区)为单位,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网格员、就业信息员等力量,开展在外务工农村劳动力返乡信息排查工作,重点掌握返乡农村劳动力务工地、返乡时间、节后外出务工意向、返岗时间等信息,建立信息台账,截至2月19日该州建立春节期间农村劳动力返乡台账34.47万人,其中节后有外出就业意愿24.49万人(省外就业意愿23.18万人)。同时,针对返乡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意愿,广泛收集省内外企业用工信息,供节后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选择,目前该州采集岗位信息7.23万个,其中州内企业用工信息0.41万个、州外省内用工信息0.50万个、省外企业用工信息6.32万个。三是提前做好准备。2021年1月,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印发《黔东南州2021年春节期间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工作方案》《黔东南州人社系统2021年疫情防控期间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工作应急预案》,及时成立返岗就业工作专班,加强与交通、公安、卫生、铁路等部门对接联系,指导各县市细化返岗就业服务、应急应对措施,全面做好返岗就业宣传引导、交通运力保障、疫情防控等准备工作。
二、尽早输出,组织返岗就业。春节后,该州各级通过宣传引导、集中组织输送、加强劳务协作等方式,加强“点对点”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尽早动员和组织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一是集中免费输出。该州各级通过开通务工专列、务工专车、专人护送、鼓励劳务公司输送等方式,积极引导和服务春节返乡务工人员返岗就业,截至2月19日该州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11159人,其中返岗就业10458人。如2月14日,黔东南州2021年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有组织输出启动仪式在榕江县举行,发出“2021年全省返岗就业第一车”,通过务工专列、务工包车向广东广州、浙江杭州输送90人返岗就业,推动黔东南州节后农村劳动力返岗复工有组织点对点输出工作全面展开;2月17日,岑巩县政府出资开通返岗就业劳动力较为集中的广东、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5条专线11个站点,共发出专车??6辆、输出280人。二是加强协作输出。州县人社部门加强与黔东南州务工人员集中的浙江杭州、义乌、绍兴、温州,广东湛江、东莞、深圳,福建福州等地人社部门和企业对接联系,加强劳务协作,由当地政府、企业出资开通务工专列、务工包车“点对点”输出直通车,免费输送黔东南州务工人员外出就业。如浙江省绍兴开通“就业专列”,从2月20至2月24日,连续5天免费输送务工人员返岗;浙江省义乌通过专列或专车形式直接将务工人员送至企业等。三是引导自行外出。通过设立外出就业购票绿色通道、报销路费、给予交通补贴等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务工人员节后外出就业。如三穗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2月14日至3月12日期间,通过扫描“就业直通车”乘车外出就业凭票报销车费;岑巩县联动州内企业,对农村劳动力返岗的给予每人100元返岗代金券,用于抵扣客车站购票费用,同时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全额交通补贴;锦屏县通过驻外劳务联络站帮助自行前往浙江义乌务工的农民工到义乌申领500元路费补贴、88元现金开工红包等。
三、赶早服务,促进就业创业。一是开展线下就业服务。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行动,针对没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开展小型招聘会、入户宣传、送岗上门等形式,积极为州内企业及劳动力搭建信息供需平台,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今年以来,该州人社部门开展小型招聘会115场,达成就业意向2098人,发放政策宣传和岗位宣传资料37.85万份;走访慰问和宣传返乡农村劳动力7.54万人,向返乡农村劳动力推荐就业岗位7.23万个。二是开展线上招聘服务。充分利用“就业扶贫直通车”,引导本地企业在平台上开展直播带岗活动,目前共有97家企业在“就业扶贫直通车”开通账号并发布招聘信息。如施秉县计划于2月19日开展2021年稳岗就业网络直播招聘活动,为劳动力提供线上就业招聘服务。三是开展“冬季充电”培训。紧抓农村劳动力春节返乡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感恩培训、政策培训、技能培训等“冬季充电”培训,不断激发农村劳动力就业内生动力和提高就业能力。截至目前,该州开展“冬季充电”培训5.64万人次,其中技能培训0.94万人次、感恩培训4.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