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在纸上游走,只听得沙沙声。不一会儿,一个寓意吉祥的“福牛”便跃然纸上。憨态可掬的小牛,牛身上还有花草的纹样。唐召学老师说:“这就是剪纸的特点,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一把剪刀,是剪纸所需的主要工具。“剪纸要先剪画面的中间,把中间所有白色的镂空部分全部剪完后,最后再剪外沿。注意拿剪刀的手不要动,
剪刀在纸上游走,只听得沙沙声。不一会儿,一个寓意吉祥的“福牛”便跃然纸上。憨态可掬的小牛,牛身上还有花草的纹样。唐召学老师说:“这就是剪纸的特点,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一把剪刀,是剪纸所需的主要工具。“剪纸要先剪画面的中间,把中间所有白色的镂空部分全部剪完后,最后再剪外沿。注意拿剪刀的手不要动,因为它再怎么转,都不能像纸一样旋转360°。利用左手去旋转,可以让剪纸的线条更加流畅圆润。”唐召学、田文英夫妇一边示范、一边耐心的指导孩子们学习剪纸,娃娃们兴奋、好奇、学得津津有味。唐老师还将苗族剪纸的由来和丰富的寓义介绍给了孩子们。
聚居在我县金堡镇的苗族同胞的剪纸除部分用来装饰窗户(窗花)、墙壁(墙花),其余多作为刺绣底样出现。苗族剪纸艺人一般采用剪、扎、挑手法在纸上随意创作或花鸟虫鱼或龙虎麒麟,反映了苗族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心理。苗族剪纸为苗族各种刺绣的底样、蓝本和第一道工序。经过第二次加工后,剪纸的艺术性就在刺绣上表现出来。苗族剪纸的传统纹样,刻记了许多远古文化和原始艺术的特征。因此,剪纸艺术是苗族刺绣和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剪纸有强烈的叙事性,图案包括有古老的神话传说、历史传说(人物)等,蕴含丰富的历史传说及民族内涵。苗族剪纸造型多样,做工精细。苗族离不开刺绣,因而也离不开剪纸,正如《苗族古歌》中有一段描写古代苗族从东向西迁徙时唱的:“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苗族作为最擅长用古歌和古老图纸来讲述历史的民族,其剪纸构成了本民族文化的形象化载体。苗族本身没有文字,苗族剪纸是了解苗族文化的一个窗口,是承载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它选题广泛,内容丰富,善于用变形夸张的造型,刻画众多动物、人物、植物的优美形象,一些画面还展示了苗族的社会生活和观念意识。近几年高端品牌服饰的纹样以及一些收藏爱好者纷纷将苗族剪纸作品作为藏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苗族剪纸的经济价值。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感受感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娃娃们剪出来的作品还很稚嫩,但因为是自己亲自动手剪的,所以非常高兴。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孩子们生动体验了非遗文化的渊源流长、享受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编:潘文竹 审:吴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