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来,镇远县应对疫情对经济的重大影响,开展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六个专项行动”、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推进十大重点工业产业,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抓好市场主体培育、经济运行精准调度和服务,全力推进“工业振兴”计划。
黔东经济开发区埃柯赛环境科技(贵州)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吴贤和 摄)
2020年来,镇远县应对疫情对经济的重大影响,开展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六个专项行动”、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推进十大重点工业产业,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抓好市场主体培育、经济运行精准调度和服务,全力推进“工业振兴”计划。
2020年,全县实施在库工业项目23个,其中续建项目7个、新建项目10个、收尾项目6个;“千企改造”项目9个;产业项目9个、基础设施项目14个;累计项目计划总投资116615万元,2020年累计实际完成工业投资48696万元;1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20448万元、增加值81262万元;电信业务完成25.4亿元,同比增长34.9%。
黔东新城一角(江春健 摄)
企业服务不断提升
近年来,镇远县紧紧围绕“优化服务”做文章,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措施,持续发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全力推动“领导干部结对精准服务”、“一企一策”专项行动落到实处,实时跟踪梳理企业问题台账,加大集中帮扶力度,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深化协调对接,着力化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每个政策都能够落地落实,促进企业复产满产达产。
在疫情期间,持续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县工信局联合应急、卫健部门指导企业规范落实疫情防控和卫生防护必要措施,建立工作专班,实行“一日一调度”和“一企一策”,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了一批急需防控物资,其中口罩20500个,消毒液400L,手套700双,防护服100套,稳步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围绕开办企业、用地、用电、用水等县级十项关键指标,强化问题整改,制定了《镇远县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方案》,持续增强黔东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派出企业服务特派员32人,对接帮扶46家企业。全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20次,考察企业80次;邀请招商162次,主要领导亲自对接65次数,接待企业250次;签约项目5个,签约资金2.46亿元,已开工项目5个,到位资金1.01亿元。
贵州源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查看产品(江春健 摄)
壮大企业主体培育
近年来,镇远实施大企业培育,一批有实力的优质企业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能力有所提高。
加快工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进园区入住率,开发区已实现“七通一平”。建成道路23.92公里,供水管网27公里,排水管网29.7公里,供电线路6.8公里,完成土地平整2.33平方公里,建成污水处理站1座,建成工业渣场1个,建成标准厂房21.54万平方米,建成职工住房20665.24平方米。入驻融资服务平台3个、技术服务平台1个、市场服务平台1个,学校、金融服务点等关联设施配套基本到位。
目前入驻返乡创业园标准厂房企业27家,投入生产17家,涵盖酒类产业、电子产业、家居制品、食品加工等产业项目,已投资13.62亿元;西湖产业园已建成钢结构厂房6栋约6万平方米,引进创璞节能材料、源单新材料、盼福果蔬、英科塑管等7家企业,已投产5家,投资约为4.8亿元。2020年度新增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
2020年共申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12个,申报专项资金总额达2310万元,落实专项资金项目3个、资金380万元。推荐镇远县李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御品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完成2020年贵州省品牌试点企业和镇远县乐豆坊食品有限公司贵州省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项目的申报工作。编制镇远县2020年和“十四五”规划谋划储备项目70个,总投资达140.32亿元。上报由州帮助编制的镇远县“十四五”工业拟实施项目6个。
“千企改造”稳步实施。截至12月底,实施“千企改造”工程项目9个,项目累计总投资达26298万元,累计实际完成投资0.62亿元,占工业投资12.8%。
贵州云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场景(江春健 摄)
加快工业创新转型
近年来,镇远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和强创新、育品牌、拓市场,主动打好工业振兴这场攻坚硬仗,奋力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跑出工业加速度。
强化以大数据为引领,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推进“万企融合”发展应用。拟培育登云用云标杆企业1家,即贵州黔东南州陆港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的供应链物流大数据平台项目;推进重点项目情况建设,贵州云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镇远县液态铝电解电容器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建设150条液态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
升级改造技术,增强企业节能环保意识。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循环利用,2020年全年产生并利用粉煤灰257234.13吨、脱硫石膏265323.84吨、酒糟430吨、冶炼废渣95475.14吨,炉渣25565.48吨,利用率100%,达到省76%以上要求;严格按“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和州下达我县2020年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的3%目标任务;做好环保督查整改, 对贵州东立水泥有限公司和贵州青酒集团的西南环保督查暗访问题进行整改,于9月底全部整改完成。
按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产,发挥闲置资产效能,公司运作取得成效。做好杭州市东西部协作资金动态管理,完成安兴电子设备安装、调试生产,西湖产业园磊鑫电子标准厂房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量监管。以平台公司为主体,建设西湖产业园标准厂房、贵州黔东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主动对接申报杭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与贵州安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入股分红合作;对欣黔公司合法取得、权属清楚、条件成熟的资产划转入黔东工业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壮大了国有资产。
黔东经济开发区冠坤电子有限公司标准厂房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忙赶工期。(吴贤和 摄)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26亿元,增速在17%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计划完成9.2亿元以上,增速在13%以上;工业用电量计划完成5.2亿千瓦时左右,增速在10%以上;计划新增入库3户规模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