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蝶变振翅飞 水墨云山绽芳华!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谱写施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时间:2021-06-09 16:26:27 来源:黔东南日报

施秉县城一角 ( 杨健 摄)

施秉县南官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 ( 孙超 摄)

施萱

施秉地处贵州东部、黔东南州西北部、氵舞 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心腹地。历来是云、贵通往中原的古驿道中心、军事要塞,有“沅辰之指臂”和“贵阳之襟喉”之称。县域面积1543.8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总人口17万、1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5.47%。与余庆、石阡、镇远、黄平四县接壤。

施秉历史悠久,生态优美,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响亮名片,拥有云台山、杉木河2个国家AAAA级景区和望城高碑、都市森林2个AAA级景区。建有5个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全省现代烟草业主产园区和黔东南烤烟生产主产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万亩以上,太子参年产量常年占全国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强,被誉为“中国太子参之乡”。苗族“刻道”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苗族第一龙”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苗族剪纸、银饰、刺绣等项目被列入省级或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漂城、西南药城。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奔流不息的氵舞 阳河水述说着施秉人民的奋斗历程。“十三五”期间,施秉县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和丰硕成果。

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实现生产生活条件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施秉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撸起袖子加油干,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宣战。五年来,全县修建通村、通组公路1128.3公里,30户(含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共投入专项资金5130.09万元,累计实施饮水安全项目443处,实现户户通安全饮用水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全县64个行政村874个村民小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共有1689户7942人从边远山区、乡镇村寨搬迁到县城集中安置点,成为施秉新市民,开启了全新生活;总投资2.51亿元,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02个,实现贫困户均利益联结全覆盖,户均增收1000元至5万元不等;共落实学生资助资金7277万元,惠及学生共计66685人次,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249户,透风漏雨整治722户,确保全县群众都住上“安居房”“放心房”;对5155户13988人特殊人群实行民政兜底保障,确保“应兜尽兜”。累计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11701人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16680人。

经过五年的连续奋战、攻坚克难,全县累计减贫8905户38303人,5个贫困乡镇全部摘帽,3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4.98%下降至零。2019年4月,省政府正式宣布该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摘帽目标如期实现。困扰施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撕下了绝对贫困标签。

勠力同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灾害面前从无能为力、被动应对到全面稳定的历史性跨越。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施秉县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州委各项决策部署,先后部署实施“四早”“四集中”“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整体防控策略,持续全面构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抗疫期间,6830余名党员挺身而出、76支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1062个党员先锋岗战斗一线,派出2名医护队员驰援湖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主动出击、精准发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按下了复工复产的“快进键”,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激活了经济高质量回升的新动能。全县上下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零疑似、零感染”的优异答卷。

真抓实干开创“施秉蝶变”新天地,实现“五强梦”目标。按照州委战略发展定位,创新提出施秉“五强梦”,谋定推行“城景一体化”发展理念,以“五个迅速强起来”为抓手,唱响“甘洒满腔热血、点燃创业激情、建设美丽施秉”的主旋律,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比拼,与风雨同行,齐力奏响“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化、五年新跨越”的最强乐章。 全县城乡建设、旅游发展、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各项工作都得到极大改善提升,重塑了施秉对外形象。

基础设施更趋完善,三施高速、余凯高速先后建成通车;启动实施了白头旺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打造了以城关云台、杨柳塘长田、双井翁西、牛大场铜鼓、马号江元哨、马溪王家坪、甘溪高碑、白垛新光等为代表的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全县范围按照“精品版、升级版、普通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既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又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59.46%,县城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达标率99%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成功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绿色成为新时代施秉最靓丽的底色。

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林下经济迅速发展,因地制宜推动中药材、烤烟、精品水果、生猪、魔芋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深度挖掘土地多重利用价值,推动特色农业多层次地向高效发展,着力打造“春赏花、夏闻香、秋采果、冬挖药”的彩色经济,实现一地多产、一年多收、多重增收的产业发展效应。

民生事业持续加强,创建国家及省州各类示范学校15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县人民医院升级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提高,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高。

社会治理持续提升,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扫黑除恶”强大攻势,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平安施秉”建设取得新成效。

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牢记嘱托、感思奋进”成为新时代施秉最强音,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奋勇前行成为施秉广大党员干部的生动写照。

智慧编织希望,激情成就梦想。施秉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县城”,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今日施秉——活力之城,实干之城,求新求变,激情超越,到处充满着改革创新的活力。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面对的是新挑战,迎接的是新机遇,以更加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姿态,共同谱写高质量的施秉新篇章。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