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优化“三项机制”高效为民化解劳动争议

时间:2021-07-13 15:17:05 来源:

黔东南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进一步优化防、调、裁“三项机制”,抓好劳动人事争议源头预防、调裁化解,积极促进全州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是优化“防”的机制,强化争议源头预防。积极推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着力推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等依法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立预防到位、预警及时、沟通有效、协商有力的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协商机制,不断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预防及化解争议能力。积极动员调解仲裁工作人员走进企业、社区、街道,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咨询等工作,指导帮助企业规范劳动用工,提高企业自主预防化解劳动争议能力。坚持抓早抓小抓源头,排查化解争议隐患,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州成立各类基层调解组织456家,其中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14家,乡镇街道及社区、行政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266家,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社会团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74家,开发区、工业园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2家。

二是优化“调”的机制,降低争议化解成本。坚持调解优先,通过基层调解组织一线调解与仲裁机构高效调解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争议调解效率和成功率。发挥基层调解组织职能作用,积极推行关口前移抓调解,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触角延伸到乡镇、企业,使争议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降低争议化解成本,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云平台,引导劳动者在线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做到数据“多跑路”、劳动者“少跑腿”。各级仲裁机构坚持庭前、庭中、庭后“三位一体”调解思路,在吃透案情、稳定情绪和征求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调解方法,消除矛盾,化解纠纷,促进和谐。今年以来全州各级调解、仲裁机构立案536件,已审结570件(含上年度结转50件),其中调解结案386件,调解成功率67.72%。

三是优化“裁”的机制,推进争议快审快结。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多方联动办案机制,开通仲裁“绿色通道”,全面实现“快立、快审、快结”。今年以来全州各级仲裁机构立案383件,结案428件(含上年度结转50件),其中调解结案247件,裁决结案167件,结案率98.85%。积极推行仲裁立案一次性办结制度,对事实清楚、材料齐全的案件,当即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一次性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将法律规定的5日内审查受理变为即时受理;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且标的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以及因执行国家劳动法规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实行终局裁决,缩短劳动者维权时间。今年以来全州终局裁决75件,仲裁终结率为75.23%。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