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以“五聚焦”实现养羊产业“五个好”

发布时间:2021-02-08 14:57:46      来源:黔南日报

三都:以“五聚焦”实现养羊产业“五个好”

养羊基地整齐排列的圈舍

  稳脱贫保增收,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按照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要求,全面推进产业扶贫。2018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贵州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水家桑羊”养殖,创新探索“1+7”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以“五聚焦”实现养羊产业“五个好”,保障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踏步小康。

  ■本报三都记者站 韦恩雪 陈明珠

  聚焦社会需求 养羊项目选择好

  立足三都是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多的实际和社会需求,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在产业选择上,选择了覆盖面广、辐射带动强的“水家桑羊”养殖项目,创新运用“飞地经济”模式,由“群众散养”转为“集中养殖”,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解决产业发展小、散、弱难题。

三都:以“五聚焦”实现养羊产业“五个好”

务工群众给羊儿投喂草料

  走进“水家桑羊”养殖示范基地,圈里的羊儿“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绿色顶棚的羊圈整齐排开,每个圈棚都贴有便于识别的全县各镇(街道)的名称标识牌,宽阔的硬化道路串联每一个羊圈,工人时不时的开着装料车穿梭,厂区还有高大的文化墙环绕着……一个标准化的养殖场映入眼帘。

三都:以“五聚焦”实现养羊产业“五个好”

桑叶地里养“生态鸡”

  自2018年“水家桑羊”养殖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各方努力,项目逐步发展壮大,目前,项目总建筑规模5.3万平方米,种羊存栏1.34万只,年出栏羊3.15万只以上。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招工需求量增多,在保证附近移民群众就业的同时,远在水龙社区独寨村的村民韦银花也享受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就业增收福祉”。

  “我已经来这里上班一年多了,我来这里上班是专门为羊治疗的,我是技术员,一个月收入也有3500元左右,在这里上班也很轻松,只上8个小时。”务工群众韦银花乐呵呵地说。

  聚焦群众增收 利益联结模式好

  产业发展要办出特色、产出效益,才能惠及群众、保障增收。针对全县易地移民搬迁群众多、搬到新家园就业难问题,三都水族自治县委、政府将养羊项目落户中和镇雪花湖移民安置点附近的产业园区,实现移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按照9%保底和效益结合的分红模式,保障群众就业分红“双增收”。

  下午时分,务工群众陆月正在羊圈里忙碌着,只见她一手提着铲子,一手小心翼翼地将草料铺散在食槽里,动作简单娴熟。

  陆月是中和镇本地普普通通的农家女,过去在家相夫教子,一家人也以务农为生,收入甚微。2018年全家从中和镇拉佑村搬迁至雪花湖移民社区,孩子在社区配套学校就近上学,她也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来到了离家不远的“水家桑羊”产业园上班,不仅有了收入,还能照顾家庭,如今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有了盼头。

  “他们介绍我来这里上班,我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喂羊,顺便打扫点羊圈卫生,活路很轻松的,一个月得2000多块钱的收入,在这里上班我很满意,很幸福啦!”说起现在的工作,陆月难掩心中的欢喜。

三都:以“五聚焦”实现养羊产业“五个好”

技术人员为羊儿做检查

  除了带动当地移民群众就业,实现群众增收之外,“水家桑羊”养殖项目还探索打破镇、村之间行政、地域界限,运用“飞地”经济模式,改变以往产业小、散、弱的发展现状,把分散到各家各户散养的种羊集中到养殖小区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管理,解决环保、技术、销售等难题,确保养殖效益。

  “我们公司一直围绕三都县委、政府的脱贫攻坚来做,通过‘1+7’模式飞地集中饲养,带动了60多个村落,目的就是覆盖到广大建档立卡户,让他们实现增收致富,达到巩固脱贫的效果。”贵州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景青如实地说。

  据了解,公司常年带动8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3.6万元以上。带动1.6万户农户发展饲草种植3.2万亩,实现户均年增收4500元;生态禽养殖2万只,年收入150万元。每年利益联结覆盖全县各镇(街道)的5192户建档立卡户20327人,实实在在保障群众“有就业稳增收”,巩固脱贫成效、接续乡村振兴。

  聚焦生态保护 资源循环利用好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多年来,三都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定位,在实施 “水家桑羊”养殖项目的进程中,通过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布局,采用“桑草种植→山羊养殖→羊粪培养食用菌→菌菇下脚料培育蚯蚓→蚯蚓养殖家禽→家禽产生的粪便加工成有机肥→有机肥用于种草”的多级循环利用模式,坚持走绿色、优质、安全的“生态经济路”,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发展“钱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养出来的山羊肉质口感俱佳,市场需求走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效益。

  据了解,三都“水家桑羊”养殖项目种羊存栏1.34万只,年出栏羊3.15万只以上,是贵州省最大的生态种羊养殖基地,2020年被纳入国家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名单。

三都:以“五聚焦”实现养羊产业“五个好”

务工群众就业增收

  聚焦品质提升 保护地方种群好

  立足于满足新时期人们对高品质羊肉的市场需求,“水家桑羊”养殖项目把现代科学技术与杂交技术深入融入生产过程中,既能加快羊的生长速度,又可保持羊肉的口感,在保护原有品种的同时,又可增加经济效益,以此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使品牌塑造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通过杂交技术与基因保护相融合,将部分贵州黑山羊与努比亚山羊品种杂交,既保护了贵州本地山羊种群原有的基因不被遗失,又能够加快山羊本身的生长速度,增加山羊本身体重的同时不改变肉质口感,让“水家桑羊”产生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当时成立公司时就有个5年计划,今年是第三年,那么我们今年是扩大羊种群的一年,达到一定的数量以后,我们明年准备做深加工这块,把产品提升,也增加当地的收入。”贵州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景青说。

  同时,项目还将现代科学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把大数据和养羊产业深度融合,创建和完善物联网+“云养殖”平台大数据库,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实现由传统养羊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

  聚焦风险防控 政企合作方式好

  立足于政府投入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的安全和效益,项目实施中,政府投入的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圈舍建设和购买种羊等方面,基础设施永久归政府所有,这样能减轻企业前期基础投入,让更多的流动资金用在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上,激活企业活力。

  据了解,三都政府以6300万元资金,撬动企业投资6000万元,强强联合,建成1.23亿元规模养殖企业,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

三都:以“五聚焦”实现养羊产业“五个好”

“水家桑羊”养殖基地全景

  “政企合作,互利互惠!”项目通过采取“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各自发挥作用,互为支撑,形成合力,推动企业发展,构建政府得发展、企业得效益、群众得收益的多赢格局。

  2019年8月成立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元幹村永超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覆盖农户18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7户,农户潘英直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入股合作社之外,他和老伴还一起管理合作社,务工收入加上年底分红,夫妻俩一年的收入非常可观。他告诉记者,公司提供羊种,待出栏时公司负责回收,同时提供技术、防疫等服务,通过“三包+六统一”的服务管理模式,既给农户吃了“定心丸”,也增加了他们发展产业的信心。

  “我在这里入股的时候觉得还是可以,在年底分红一个人大概2、3万元,我跟我老婆在这里务工一个月总共可以拿到5000多元钱的工资,现在我觉得技术方面也掌握到位了,觉得没有什么困难了。”潘英直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贵州省吉尔斯企业种羊场先后被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羊规模化高效安全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核心场”、“贵州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观摩项目”。

相关热词搜索:群众 项目 贵州省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