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和重要抓手。近年来,长顺县因地制宜,依托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绿壳蛋鸡养殖,小小绿壳蛋成为了村民的“致富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道路总是曲折的,绿壳蛋鸡产业在发展的路上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代化镇纳傍村在去年养殖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些成本问题。
“去年我们养的是18元一只的小鸡。拿给老百姓养成本相对比现在的高,加上投料、自己建设圈舍,等到老百姓将鸡喂到下蛋之后,基本上蛋的收入已经抵不上前期的投入成本。去年8月,我们为老百姓结算收入时,发现增收方面相对薄弱。”长顺县代化镇纳傍村村委会主任杨燕介绍说。
为了解决成本问题,切实实现村民增收致富。纳傍村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了“借鸡生蛋”的新模式。
“这个‘借鸡生蛋’模式,就是纳傍村合作社直接把鸡借给老百姓,不让老百姓承担任何风险,鸡拿来就能下蛋,下的鸡蛋合作社回收。销售上老百姓不用担心,圈舍是由我们合作社统一修建,相对前期老百姓投入较大的情况,现在成本减少了很多。”杨燕说。
为了进一步控制成本,减轻村民们的负担,纳傍村在圈舍和饲料上也做足了功课。圈舍方面,纳傍村以极低的价格进行出租,一栋小圈舍一年才收150元租金。饲料方面,纳傍村跟公司合作,饲料直接运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发给老百姓,降低老百姓采购饲料的成本,同时进一步稳定产蛋率。
杨燕表示:“我们后期统一饲料来喂养,现在我们整个村在庭院经济这块每户都是500羽,每个月最少都能够挣到2000至3000元,在产蛋率正常的基础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为了让在家的老百姓都有收入,把全村在家的劳动力全部发展起来。纳傍村不断扩大规模发动群众参与饲养,目前已经有92户报名,村里正在陆陆续续给他们建设鸡舍,目前在饲养的群众有23户。
代化镇纳傍养殖户杨乔苏一边收着绿壳蛋一边说:“过年回家来发现有这个‘借鸡生蛋’模式养殖,我就想试一下。我也有问过,之前在老家参与养鸡的人,他们说这个收入还算可观。想着父母年纪比较大了,外出打工工资也不怎么高,就决定今年在家试一下。我今年打算饲养1000羽,算下来一个月收入也有4000块钱左右,跟在外面打工比的话也还算是可以的,就想着还不如在家里面创业。”
据了解,纳傍村为降低养殖户风险,村里面不仅为养殖户建设圈舍,还做好后期的维护与保养,并对饲料进行统一发放,待产蛋后由村委统一回收,再从鸡蛋里面扣饲料成本,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零风险。对于经验不足的养殖户,村里面安排技术员进行指导,对有问题的鸡进行更换,保证健康饲养与产蛋率。
(记者站 匡垚 宋恒婷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