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福泉市:做特做优主导产业助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时间:2021-05-10 10:54:16 来源:黔南日报

春暖花开,生机勃勃。今年来,福泉市坚持春季田管和物资筹备并重,推进春耕作物良种、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物资调运,积极推动粮食绿色发展,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绿色生产,示范推广良种良法。

截止目前,该市已储备水稻玉米两杂种子126吨、化肥4300吨、农机具5500余台(套)等,围绕“耕、整、播、收”等环节,重点在平堡坝区、竹王城坝区、羊昌河坝区等10个坝区示范推广水稻直播、抛秧等轻简化栽培技术,积极推广山地小型收割机,山地小型排整机等实用农机具;全市8个乡镇(街道)已完成土地翻犁20.4万亩,全面完成夏粮种植目标任务8.7万亩。

该市紧扣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六个转变”和“五个三”要求,围绕“生态、高效、特色、现代”发展定位,坚持把稳定粮食生产摆在首位,持续深化农业产业发展“四双”模式,大力发展“1+2+N”主导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其他产业全面推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以福泉市润泉公司为主体,负责全市41个200亩以上坝区(子)的土地集中流转和供水、供电、道路、生产设施、冷链物流等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一方面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冷链物流设施配套等政策性项目向坝区倾斜,为项目实施打造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由国有平台公司以生产设施、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等资产入股的方式,积极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示范基地,在充分激活社会资本的基础上,保证财政资金不流失,推动农业基础设施保值增值,打造市场共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农银企产业共同体”。

目前,全市小(二)型以上水库有19座,促进有效灌溉率达48%,建成高标准农田17.14万亩,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3家与市级平台公司合作共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个。

“强链、延链、补链”,建立生猪全产业链,实施生猪养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组织化、品牌化“六化工程”,实施生猪产业从数量向质量、效益、环保、生态转变。“单品规模化”发展,今年全市大力发展朝天椒、线椒等辣椒,重点在罗坳坝区、福兴坝区、松江龙塘坝区等建成200亩以上集中连片辣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着力带动全市辣椒种植突破10万亩,辣椒产量突破13. 75万吨,培优培强“福泉朝天椒”品牌。同时,辐射带动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种植大福姜突破2万亩。着力培育职业姜农,培育大福姜职业经纪人,做优做特“福泉生姜”品牌。销售订单由经营性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向农业生产性公司委派协议订单,生产订单由生产性公司根据承接的销售订单要求组织生产的协议订单。通过签订“双订单”,打通“生产端”与“销售端”信息渠道,切实解决产销对接、利益联结不畅问题,有力提升“福泉生猪”“大福姜”“福泉梨”等“福系列”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逐渐提升。

2021年,全市预计辣椒种植8万亩,辐射带动2万亩,大福姜种植2万亩,中药材种植3.58万亩,烟叶种植1.47万亩,时令蔬菜种植12.5万亩。通过不断做特做优主导产业,助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