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将秧苗装机
机械插秧
村民在运送秧苗
立夏后,各地开始进入插秧季。贵定音寨大坝1000多亩优质稻田一派繁忙景象。翻犁机、插秧机在灌满雨水的大坝上来回穿梭,一群白鹭围着翻犁机在悠闲的翻飞觅食。不远处,几位农户早就将肥壮的秧苗运至田埂,两台插秧机整装待发。音寨大坝呈现田园美景。
音寨大坝是黔南州100个优质稻示范坝区,也是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坝区。得益于音寨大坝良好的自然条件,以粮油生产为主的音寨大坝,农业机械化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有效地节约了劳动力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一台机械一天可插秧30至40亩,一个劳动力一天只能插1亩。”入驻大坝的贵定恒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辰飞介绍,公司流转土地1200亩,全程机械化生产,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音寨坝区位于“金海雪山”景区内,近年来,贵定县以1000亩耕地景观打造、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为依托,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开发田园建设,通过种植彩稻画,吸引观光游客,推进农旅结合,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同时,采取稻鸭、稻渔共生种养模式,保护稻田生态系统,打造景区农耕文化,组织农事体验活动,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内涵。
朱莉 记者 刘雪红 李庆红 肖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