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三高”蔬菜是这样种出来的

时间:2021-07-13 14:54:47 来源:黔南日报
图为农技人员在查看黄瓜苗长势。

“你们来晚了,黄瓜全部拉到贵阳,工人都回家了。”

7月5日中午,记者赶到位于龙里县湾滩河镇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内的圣奇农业蔬菜生产基地时,当天的采摘已经结束,公司董事长解道矫解释说,工人早上六七点开始采摘,现在已经结束了。

早就听闻圣奇农业种植的黄瓜标准高、产量高、颜值高,是地道的“三高”产品,记者慕名前来一观究竟。

看到我们遗憾的表情,解道矫说,产品看不到,可以看基地嘛。

圣奇农业的黄瓜住在连栋大棚里。打开门帘,一株株瓜藤横竖成排,整齐划一,大小、高矮、胖瘦的“体型”象复制的一样。

“你们没看到采下来的黄瓜,每一根长短粗细都一样。”龙里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贤辉说。

“是的,降雨太频繁了,如果雨水直接淋袭,植株早就东倒西歪了,还会引起土壤板结和渍水,病虫害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外面路地栽培的蔬菜,就没有这么好的长相。”据解道矫介绍,避雨栽培的最大特点就是减少病虫害发生,还能利用大棚内部的小气候种出优质高产的蔬菜。

“这个黄瓜苗是我从山东买来的,品种品质非常好。一部分是实生苗,大部分是嫁接苗,从种植的情况来看,嫁接苗的产量要高得多。”解道矫介绍,实生苗亩产量达到1.3万公斤,嫁接苗抗性非常好,产量可达到1.5万公斤,3月移栽下地,4月29日开始采摘,管理得好,还可以再采两个月,现在平均价格每公斤2.4元。“不够卖,只种了100亩黄瓜,贵阳的老板每天自己到基地收,都不敢找大点的经销商,没有货给人家。”

“种植技术非常讲究,除了肥水管理到位,打岔枝、剪黄叶样样都不能少。”解道矫一边讲解,一边做示范,“瓜藤不能让它一个劲往上爬,下面结过的地方就不会再结瓜了,所以隔段时间要把它拉下一截,打掉岔枝,修掉黄叶,确保营养集中在结瓜部分,这样产量才高。”

仔细一看,黄瓜藤的爬架也不一般呢,从大棚顶上牵下一根绳索来,瓜藤顺着攀爬,只用一个夹子就把瓜藤固定住,简单、实用、经济、美观。“其实这些技术,在我们那边都是很常见的。”

解道矫是云南昆明人,在老家从事农资经销。7年前,他到龙里收农资款,无意中发现湾滩河土地资源丰富,小气候优越,当地政府扶持政策和服务很给力,便决定留下来,成立了龙里圣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茄果类、叶菜类蔬菜种植,成为湾滩河高效示范园区里主要的经营企业,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入驻湾滩河坝区后,解道矫引来了蔬菜新品种,带来了新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经营理念,把蔬菜种出了“高标准、高产量、高产值”,带动了当地蔬菜种植技术的提高,增加了当地群众的务工收入。

文/图 罗飞 本报记者 刘雪红 肖伟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