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望谟县发展10万亩芒果产业走笔

时间:2021-02-19 11:48:39 来源:黔西南日报

2月14日,大年初三,天气晴好,大地暖和。望谟县桑郎镇八合村贫困户黄振权一大早就在自家芒果园忙开了。“40亩芒果虽然是初挂果,但收入将不是一笔小数目。”

望谟县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芒果产业,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脱贫。目前,全县已种植芒果10万多亩。

“串珠成链” 做大规模

“新植芒果打破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界线,把点连成线,把线连成片,形成10万亩芒果基地大格局。”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黄经丰说。

谁曾知,2010年之前,望谟只有复兴镇(现王母街道)岜赖村几株芒果树。

2011年,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专家动员油迈瑶族乡平卜村农户拿出13亩坡地,试种“台农”“红象牙”等4种芒果,喜获成功。

2013年,在省委组织部挂帮支持下,油迈瑶族乡实施“组织部门+科研院所+基地+农户”帮扶模式,建立芒果产业带。

立足气候和山地优势,望谟在“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中,将芒果等特色产业作为沿江一带发展热作“三果”的主要内容,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精品水果业。

“芒果效益好,目前全乡共种8400亩。”油迈瑶族乡政府办公室负责人指着山坡上挂果的芒果基地说,果农们的收入都比以前高了许多,这是规模产业带来的红利。

龙头带动 利益联结

“农民只出土地,不用投入一分钱,不用担风险,到基地务工另外有收入,发展芒果产业积极性都很高。”桑郎镇八合村主任黄荣海说。

去年,贫困户陈应国将自家十几亩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基地。“早看见别的地方种芒果,我就‘眼红’了,听说亩产高的有8000元!”

八合村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仅去年就投入250万元种植芒果500亩。

以“三变”改革为统揽,望谟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引导和支持望谟县浙望农业生态科技公司、贵州俊玮农业开发公司等9家企业实施芒果种植。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芒果销售利润分红,确保农户稳定增收。

望谟县重点依托企业带动,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在昂武镇、蔗香镇、边饶镇等地种植芒果。金果王芒果种植有限公司着力在昂武镇打造一家集生产、加工、包装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同时在平洞、油迈、边饶等乡镇(街道),采取“合作社+农户”方式,鼓励农户自发种植。

销路顺畅 稳定脱贫

“我们的芒果很畅销,每年河南、湖南、江苏等地的客商纷纷订货,有多少要多少!”油迈瑶族乡平卜芒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显志自豪地说。

以市场为导向。望谟县坚持因“市”制宜,紧扣市场竞争力,选择了管理难度小、个头大、品种好的金煌芒、金凤凰两个品种。

“望谟的芒果属于中晚熟品种,比海南、广西的上市晚,比四川的早,错开上市高峰期,填补外地芒果市场的空档期,保证了市场价格优势。”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艺师张正学说。

充分利用宁波余姚市的帮扶契机和电商平台,望谟芒果热销浙江、湖南、重庆等地。贵州万事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志介绍,通过电商平台,望谟芒果还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俄罗斯,每年电商销售额达600万元。

芒果,这一特色产业,正成为望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导产业。

(特约记者 岑志福 )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