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统筹土地资源,将小块地变大块地,120余亩土地整合连片,实行“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推动薏仁米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走进大普村薏仁米标准化种植基地,防蚊灯、喷灌设施等配置齐全,随处可见村民们除草、管护的忙碌身影。
“这几天我们的主要给薏仁米除草。我家今年流转了一亩土地给基地,在基地干活每天得工资80元,流转费加工资一年下来可以得五六千元。”大普村村民罗仁春高兴地说。
据了解,从去年三月开始,该基地积极探索破解地块不集中、不连片等难题,打破固有的土地种植界限,形成连片耕地发展薏仁米种植。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基地通过搭建在田间的基地智能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土壤和虫灾情况等,使薏仁米产量、品质有了更好的保障。
夏召和说:“下一步,公司将通过基地土地的整合,逐步扩大面积,争取实现订单种植。将来实现智能一体化以后,让客户可以在远程视频中看到薏仁米怎么栽种、怎么采收的,让客户买得放心、吃得放心。”
大普村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抓手,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着力推动农村经济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单一种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采取“增一产、推二产、强三产”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引进贵州兴仁薏仁米产业有限公司发展绿色薏仁米产业,实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把加工厂建在基地上,实现“生产、加工、销售、还田”一体生态循环产业链发展。
(通讯员 黎凤花 方家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