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盘江的汹涌不同,离它不远的万峰湖则是静怡的。
入伏盛夏,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湖畔稍显炙热,沿岸村民李明亮刚忙完六桌农家乐的中餐,趁着妻子洗碗时歇一歇。
“因为周末都会比平日里忙些,尤其是在热天,都是城里面下来钓鱼或游玩的客人。”李明亮介绍道,最先他们家是靠种地营生,随后承包了一片水域搞网箱养鱼。随着网箱养鱼带来的严重生态污染与破坏,当地全面启动以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绿水行动”,以绿色生态养殖和生态旅游发展为重点的“共享行动”,他们一家也就此转产上岸,依托自然和当地山地旅游特色优势做起了农家乐生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在依托旅游这棵‘摇钱树’,我们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家乡的路变宽了,山更绿了,腰包更鼓了。”李明亮乐呵呵的说到。
万峰湖畔下游岸边,兴义市泊舟渔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野鸭滩精品水果基地示范点上一派忙碌,工人们正在蜂糖李种植园区里进行最后的采摘。
“蜂糖李差不多已经要罢市了,后期也就剩一些小果和残果,品相没有前段时间的好看,吃味却不变,所以价格上也很满意。”在基地务工的野鸭滩村民韦元英告诉记者,自从基地建设以来他便在此务工,只要来天天都有活路,每天八小时上班制,忙完基地可以去忙自家地里的活,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比起以前到浙江福建打工强了不知多少倍。
兴义市泊舟渔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南盘江镇“五个一万亩”精品果业定位发展的实践之一。当地正本着“生态担当、全域防治、系统修复、全民共识”的发展理念,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围绕传统产业基本维持、壮大发展优质生态种养殖这一取长补短、因地施策的发展路径,将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结合,着力依托天然水土优势,打造农旅一体化山地特色康养综合体,带动沿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兴义市生态移民局领导介绍,随着万峰湖生态治理的不断深入,为了确保渔民利益不受损失,兴义市还实施了万峰湖拦截库湾生态养殖项目,建成19个库湾实施生态养鱼,120多名有技术的渔民参与管理或务工,50多名乡亲参与发展旅游,负责水上环卫、游船驾驶、经营管理等。
万峰湖从污染到治理,从网箱养鱼到转产上岸发展新兴业态,这从污到清的美丽蜕变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佐证。李明亮家的营生之变更是一个缩影,黔西南州实现乡村振兴、守好生态文明的梦想正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