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市新龙场镇蔬菜产业成“绿色银行”

时间:2021-07-29 17:58:28 来源:黔西南日报

今年以来,兴仁市新龙场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流转农户土地,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发展,不仅提升了蔬菜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还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使蔬菜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

走进新龙场镇大屯村的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放眼望去,处处是村民采摘辣椒的繁忙景象。连日来,在贵州翔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统一安排下,近百名群众正忙着为来自六盘水的供应商采摘辣椒。在休息时,负责带工的村民何仕翠高兴地和笔者分享丰收的喜悦。

“我们在基地里干活,50岁左右的每人每天有100多元收入。60岁以上的平均每天有80元至90元。土地流转出去一年一亩有600元,比种庄稼划算多了。”何仕翠告诉笔者。

在基地,像何仕翠这样在基地务工当起产业工人的群众不胜枚举,大伙一边领工资,一边拿土地流转费,日子越过越红火。据了解,新龙场镇大屯村的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总面积1000多亩,第一季种有辣椒、黄瓜、西红柿等,时下正对蔬菜基地的辣椒进行除草和采摘,平均每天有100多人在基地里务工。

而在辣椒地旁,一排排黄瓜长势良好,大屯村村民刘正秀正忙着给黄瓜浇水。“我年纪大了,在外务工还进不了厂,不如在基地务工,每月还有2400元到2500元的收入。”

据了解,大屯村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一期共流转土地1000多亩,按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区整体架构进行规划,全面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内容包括节水灌溉设施、水井、冷库等。

据基地负责人周雄光介绍,到目前为止,基地平均每天有50至60个工人,主要种植辣椒、黄瓜和西红柿等,四种蔬菜同时上市的话,每天能够满足当地100多个工人就业。目前,基地种植的蔬菜主要销往广西、六盘水等地。

(通讯员 吴平修)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