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始终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岗就业放在首位,全方位解决不同层次搬迁群众就业问题,真正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定住、能致富,开启新市民的新生活。
走进该县龙塘镇文笔社区安置点,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小区映入眼帘,五六家入驻企业分布有序。在贵州锦华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正忙着裁剪、制衣的工人杨乾乾就是搬迁群众之一。
几年前,他们一家还住在离集镇11公里远的关门岩村,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他们一家生活条件十分困难。杨乾乾曾经选择外出打工挣钱,但无法照看年长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2017年,当他得知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便主动报名,当年搬迁入住龙塘镇文笔社区新家,离开了贫瘠的老家。
杨乾乾介绍,搬迁后,社区多次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自己也获得了制衣技能合格证。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母亲和自己都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家庭生活变了样。
“我母亲在这里面打扫卫生,我们俩加起来一个月有四五千块钱的工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杨乾乾笑着说。
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龙塘镇除了引进企业入驻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外,还有效利用辖区省级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及产业园区资源,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正在核桃湾村的新植茶园基地上务工的搬迁群众张钟红,一家六口2018年搬到龙塘镇文笔社区安置点后,全家人在不同企业找到了事做,每个月都有了固定收入。
“搬下来都方便多了,一是小孩读书近,二是环境也好了。以前送小孩读书要送去几里路,现在很近了。我在茶园上班,每个月有三千多块钱,儿子在附近沙场上班,媳妇在外出打工,老婆在家里带孙孙,一家人的日子比以前越过越好了。”张钟红说。
自石阡县龙塘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以来,该镇紧紧围绕“搭五桥建五家”要求,制定“三帮三促”助力安置点群众实现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劳务输出择业。该镇聚焦搬迁群众就业需求,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培训30余场,覆盖群众800余人次,合理规划增设公益性岗位60余个,提供165个商铺供搬迁群众自主创业等方式多渠道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就业,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