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乡村旅游开新局美在乡村富农家

发布时间:2021-04-11 14:19:30      来源:铜仁日报

  春至黔东,梵净染新绿,锦江漾碧波。

  赏春花、品春茶、尝社饭……春风拂过山岗,掩映在大山里的村村寨寨换上色彩斑斓的衣裳,秀美风光引得各地游客前往,极具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备受青睐。

  山川壮丽、民风淳朴、文化多元的铜仁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天上的“梵净山星”与地上的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梵净山遥相呼应,12个4A级以上景区、江口云舍等4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让“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美誉度不断攀升。

  深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近年来,铜仁快速推进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全力实施“旅游+”战略,催生一批特色旅游品牌,铜仁成为中国最美生态康养旅游名城、全球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体系中的新兴产业,能有效调整优化乡村经济结构。我市充分突出梵净山品牌效应和龙头引领,按照“市级抓龙头、区县抓精品、乡镇抓特色”的工作思路,挖掘乡村潜能、盘活乡村资源,让乡村旅游成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建设美丽乡村

  释放发展潜能

  清明期间,碧江区周逸群故居、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德江县枫香溪会议会址等红色景点成新“打卡地”,前来参观缅怀、瞻仰纪念的市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乡村旅游热度不减。走进江口县凯德街道双岑村,小楼洋房散落山间、千亩油菜花摇曳生姿。

  “以前路不好,米豆腐要费大力气挑进城里卖。”3月14日,双岑村为期近一个月的首届油菜花文化艺术节开幕,做了十几年米豆腐生意的田小妹,第一次将摊子摆到家门口,挣了一回容易钱。

  “住小楼、开小车,现在农村的日子不比城里差。”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双岑村人气大涨,乡村旅游成为发展“新引擎”,田小妹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路通民心畅,道顺百业兴。过去五年,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41公里,建成“组组通”公路1.2万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组组通公路,为乡村发展赋能。

  漫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镇黄池村,墙上极具土家风情的文化图案、路边用废弃农具打造而成的装饰品,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沿河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黄池实现从脏乱差村寨到生态宜居家园的华丽转变。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市去年完成近1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近27万户户用卫生厕所和2572座村级公共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完成82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乡村宜居水平不断提升。

  在乡村旅游上开新局,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我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持续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现从“环境美”向“发展美”、从“一时美”向“持久美”的提质转型,让游客玩得好、让村民有奔头,推动乡村“面子”“里子”统筹发展。

  挖掘特色资源

  打造旅游品牌

  仲春时节,碧江区云场坪镇路腊村,万亩野樱花竞相绽放,春风拂过,满山粉白,游客纷至沓来。

  路腊村距铜仁主城区不到20公里,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侗族古村。近年来,该村以万亩野樱花为依托,补植樱花、荷花、紫薇、火棘,改造民宿、修建停车场,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如今,路腊村春赏樱花、夏品荷花、秋看紫薇、冬观火棘的“四季花海”旅游品牌越擦越亮,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

  挖掘特色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提升综合实力,我市全力实施“旅游+”战略,编制《铜仁市梵净山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突出梵净山品牌效应和龙头引领,以融合催生一批特色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依托生态资源、地热资源、岩溶地貌各类优质资源,铜仁市推出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系列特色产品近500个,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过去五年,铜仁市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5家、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8家;创建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客栈、经营户(农家乐)260家;创建文旅融合示范点20个。

  走进万山区高楼坪乡青年湖村黄家寨组,古韵十足的民居依次排开,白墙黛瓦间,各式各样的农家乐招牌格外醒目。

  按照“自然—生产—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发展目标,青年湖村对人居环境进行提档升级,大力推广农村文化墙建设,成功打造水墨黄家寨旅游品牌,昔日里只能扛锄头的庄稼人,摇身一变成了农家乐老板。

  启航“十四五”,我市将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围绕“三小”(小桥流水、小家碧玉、小城故事)和“三品”(品位、品质、品牌),整合各方力量,建设一批以“铜仁农耕文化旅游带”为代表的乡村旅游项目,创建旅游品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优化区域布局

  撬动美丽经济

  阳春三月,行至思南县凉水井镇青杠林村,满目皆绿,景色宜人。东方馨园休闲山庄,一道道农家特色美食端上餐桌,惹得游客连连点赞。

  2017年,退伍军人谢奇明返乡创业,集资2000多万元,在山间种植蔬菜、水果,养殖土猪等家禽,打造“农旅一体+绿色循环”的休闲山庄,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如今东方馨园休闲山庄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凉水井镇探索乡村振兴的模板。

  作为旅游版的乡村振兴示范标杆,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路径。3月底,铜仁公布2021年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33个重点村,思南县占3个,青杠林村是其中之一。

  按照全市一盘棋,县县有精品和多规合一要求,“十四五”期间,铜仁加快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步伐,力争每个区县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以上、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以上、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8个以上、评定县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0个以上。

  以优化区域布局为杠杆,撬动乡村旅游美丽经济,我市还将围绕“山地旅游温泉康养”主体功能定位,完善铜仁市旅游功能拓展区、石阡温泉康养度假旅游区等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全市旅游业差异化、全域化、高质量发展格局。

  将玉屏田坪、碧江瓦屋、松桃马安等打造成沿省边界乡村旅游优质休闲度假基地……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铜仁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步履铿锵。

  着力构建以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为龙头、区县精品景区为节点、乡村旅游点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到2023年,我市力争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乡村旅游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比重达35%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乡村 旅游 铜仁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