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谭齐源
从山高路远的偏僻山村到高速路就在村口,从村容村貌脏乱差到美丽新乡村,从没有集体经济到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幸福村,松桃苗族自治县黄板镇峥岘村实现了化茧成蝶的蜕变,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交通出行脱胎换骨
沿着松铜高速从松桃县城前往峥岘村,全程不到10分钟。峥岘村距松铜高速黄板出站口300米,整齐的建筑、洁白的房屋、干净的街道,俨然一个小城镇。
“我们这里以前十分偏僻,没有通高速公路前开车去县城需要2个小时,现在乘坐农村客运走高速只要10分钟!”提到交通,峥岘村村委会主任姚复万感慨道。
峥岘村距镇政府驻地13公里,距县城17公里,盘山路蜿蜒曲折,交通十分不便。不仅如此,村民们七零八落散居在村子各个角落,就连买一袋盐巴,都需要走山路去集市。
脱贫攻坚开展后,峥岘村成为松桃其中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点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的公寓式安置方式进行建设,共建设有30栋142套安置保障性住房,共安置142户61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36户582人,随迁户6户31人。
走进村里,道路宽敞干净,路边一家便民超市格外显眼,超市老板杨代远正在整理货物。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当初让我们搬迁时,大家思想都比较守旧,死活不愿意搬离自己的老房子,村主任一次次上门做思想工作,给我们宣讲国家的好政策。”杨代远是峥岘村人,通过姚万复的耐心劝说,2016年他们一家从收费站后面的山坡上搬迁下来,杨代远发现搬迁点紧挨着收费站,就和妻子一起开起了超市。
“高速公路通了之后我们进货也很方便,只需要打个电话,供货商就直接把货送到家门口来。”不仅如此,杨代远还买了车,做起了快递代取业务,负责去县城将村民快递带回来,村民再到这里来取,“以前大家去取快递要自己坐车去县城或者镇上拿,花时间花精力。我代取快递一件一块钱费用,大家都愿意。”
交通的便利,让杨代远一家摆脱了过去打工挣钱、分隔两地的生活,超市的生意越来越兴隆,他们一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群众生活如歌如画
宽敞的高速公路通到村口,为峥岘村群众带来便利。村中,屋舍俨然,道路平坦干净;村子周围,产业连片,发展势头强劲……这个区位优势明显的村庄,在涅槃之后正迸发着无限活力。
目前,峥岘搬迁安置点共142户613人已全面入住,旧房拆除率达100%,户户实现100%安全住房;连户路硬化率100%;全村实现移动、电信信号和4G网络全覆盖。此外,学校、卫生室、村级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便民超市、手工作坊一条街等一应俱全。
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环境变好,还直接带给村民们经济收入上的提高。
“现在,村扶贫车间已投工投产,花椒和油茶产业全覆盖,外出务工已经不是群众种地以外唯一的选择了。”据姚复万介绍,村民们可以在车间、产业基地务工,还可以自己做生意,如今,有的村民开起了小店,有的村民拉货进城做起了买卖,还有的村民选择在县城就近工作,早出晚归都可以坐班车,群众的幸福感有了很大提升。
每当夜幕降临,宽阔的广场上热闹非凡,村民们散步、运动、跳广场舞,欢声笑语在小区里萦绕,曾经破旧的小村庄化茧成蝶完成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