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煎茶镇偏岩村的致富经

时间:2021-05-27 22:43:52 来源:铜仁新闻网

云遮雾隐绿丛丛,林海中央展奇峰;九十九岭峰相接,百态千姿迎客松。这是偏岩村的美丽描述。

德江县煎茶镇偏岩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共639户2558人,海拔高度在700米至1300米范围内。偏岩村支书张仕忠,踏实、勤劳、苦干、充满正能量、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产业。2014年,张仕忠组织村民开办了两个培训班,一个种植业班和一个养殖业班;2015年初,组织村民自筹资金外出考察,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实际工作中来推动全村的发展,从村民自愿到人人参与。

目前偏岩村的产业有一个大产业四个小产业,三处待旅游开发点。张仕忠的致富理念是以大产业拉动小产业,推动旅游业,带动村民致富。张仕忠根据不同产业生长的海拔高度不同,合理利用偏岩村的地理条件,以阶梯式发展产业。

一个大产业是香樟产业,香樟适宜生长在海拔800米至1000米范围内,偏岩村具备这样的条件,并且土地资源丰富。偏岩村的香樟产业于2016年3月份引进,现已育苗50多亩,计划在年底全村栽种3000多亩香樟。

香樟的发展,给村民增加了收入,又防止了水土流失,还美化、绿化了环境。而且,香樟周期短,见效快,村民可直接见效益。

发展香樟,村民可享受土地流转的租金:前4年享受退耕还林补助,每亩土地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直接把钱补到农户手中,从第5年开始每亩400元保底,农户继续享受土地流转的利益;村集体或合作社享受3%的红利,可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据张仕忠介绍,村里可用这笔分得的红利进行扶贫项目和培训等;在栽香樟季节,村民可就地打工,村民栽香樟由公司开工资,香樟栽下地需要人管理,就地请村民管理,管理费由公司出资。

偏岩村利用“三金”模式发展香樟产业的情景,就是村民不办土地有钱进,出门动手有钱拿,这样土地不荒,同时也解决了就业,更扶贫了一片。

该村的花椒、茶叶、天麻、烤烟,发展形势看好,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喜人。

偏岩村的皂角台,当地村民呼为“困牛穴”,十几户李氏人家就居住在穴内。一个小小的皂角台组里就有5块古匾额,古匾额属于楠木制造,匾额上面“钦命”二字实在显眼,匾额至今保存完好。

进寨的古驿道均用石板铺成,从偏岩村老街铺砌至皂角台,全长约有2.5公里。在驿道两旁,古树参天,修竹茂密,珍稀红杉、奇特银杏在组里格外耀眼。

组里还有李氏古祠堂、古树群等。

据张仕忠介绍,这里的发展规划是打造成文化古寨。

和尚岭由九十九座小山岭组成,岭上是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山顶宽阔平坦;小山岭四周流水不断,空气清新,光照充足;高海拔松树形成的林海和600多亩林下茶海,景色宜人。

该村规划是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打造成一个避暑的好去处。

偏岩村的石板溪,居住着20多户的甘姓人家,村寨三面以和尚岭为天然屏障,灌木丛生,进寨只能从一个方向进。寨后一支文笔峰高耸,文笔峰旁金鸡独立,实为壮观,侧崖上三棵古树,据年长者介绍,已有500多年历史。寨前梯田,明亮如镜,更为奇特的是寨前500米处的悬崖上,一根树桩长有两棵树,此树开花很有规律,每一年两棵树交替开花,即今年这棵树开花,另一棵树不开,等到第二年,另一棵树开花,这棵树不开,此树至今无名,甚是稀奇。

张仕忠说,这里若打造成生态农庄,生意肯定火爆。

偏岩村在张仕忠的带领下,立足现有资源,积极谋求新一轮的发展,将一如既往地带领村民早日脱贫致富。

(记者 张勇)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