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星阁。
揽星阁内天文望远镜。
巍巍武陵,最美梵净山。梵净山,被誉为武陵山区的“璀璨明珠”,因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自然美”“生态过程”等价值,而名扬天下。
2018年7月2日,梵净山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因为它的“申遗”成功,贵州成为了全国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省份。
同年10月17日,梵净山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从而成为桃源铜仁的“首席风景区”。
2019年11月8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把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215021”号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梵净山星”。它是全国以名山大川命名的第四颗行星。
从2018年6月开始,我市与江苏苏州市,提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215021)小行星命名为“梵净山星”,经过多方携手努力和严格审核程序,铜仁最终梦想成真拥有了“梵净山星”。
从此,贵州第一名山梵净山的名字镶上了太空星辰,天上人间交相辉映,把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球环境安全的美好愿望,如同灿烂的星光那样洒向人间!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因此,这对丰富梵净山品牌内容和内涵,扩大贵州、铜仁、梵净山这些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引领铜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穿越时空,这场梵净山和“星星”的约会留下真情重头说——
215021号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9年1月26日在盱眙观测站,用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发现的,并得到世界上多个天文台的大量观测证实,当年即获得国际编号。
10年后的今天,215021号小行星经过苏州牵线搭桥下结缘梵净山,而215021正好是苏州的邮政编码,“梵净山星”由此成为了苏州和铜仁东西扶贫协作中的友谊见证!
“梵净山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202的椭圆轨道绕着太阳运行,它在轨道上平均每日以158万公里(18.3公里/秒)的速度奔腾前进。由于地球也在以每秒29.8公里的速度绕日运行,因而从地球上看上去,“梵净山星”只是在星空中显示出缓慢的移动,发现之时该星在狮子星座运行,当时距离地球只有1.86亿公里,恰好走到离地球比较近的地方。“梵净山星”绕太阳一周需4.36年。假若,将来有宇航员到太空中的“梵净山星”去住上一年,那么,当它回来时,地球上的人们已度过了五度春秋。
14亿年前,一片海岛冲破海面,形成层峦叠嶂的山峰。而后,大自然鬼斧神工创作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梵净山;14亿年后,跨越星辰大海,梵净山和“星星”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而这一切缘分,是遇见美好、奔向未来的开端。
天上有颗“梵净山星”,地上有座梵净山。这为铜仁进一步丰富梵净山景区文化元素,提供了契机……从此,一个梵净山在铜仁,一个梵净山在天上,一个梵净山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