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高荡村: 着力打造布依特色旅游产业

时间:2021-05-25 21:53:57 来源:安顺日报

“高荡村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布依族古村落,坐落在崇山峻岭中,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山村蜕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少数民族旅游示范村寨……” 5月17日,记者来到镇宁自治县布依古寨高荡村看到,解说员伍相琴一边给清华大学游学的研究生解说,一边引导学生进入布依民俗陈列馆。

2015年以前,高荡村还是一个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产业发展四处碰壁。近年来,高荡村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依托当地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人文旅游。2018年全村实现整体脱贫,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6850元增长到2020年的15000元,初步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要求。

高荡村早在2013年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014年成为国家民委首批命名的340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2015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省旅发委与德国特里尔大学合作的全省首家唯一的村落类生态旅游试点村,省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省级“最美乡村”、2015年荣获贵州省426家传统村落竞争性保护立项第一名。同年,荣获全国文明村寨称号,2018年成功申报4A级旅游景点。

记者沿着蜿蜒的栈道来到石头为墙、石板为瓦的古老村庄,灰白色的石板房错落有致,石拱寨门、古井、古石碑、古堡等古寨元素保存完整,穿梭在古村之间,浓郁的布依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为了突出布依族文化,我们在民俗陈列馆、村史馆内收藏了3000多件布依民俗物品,展现了浓郁的布依文化与厚重的古寨历史,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实现乡村文化的复兴。布依族没有文字,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靠世代沿袭和口口相传,很容易导致文化元素的遗失。高荡村属于布依族第三土语区,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土语区布依族特色风貌,很好地保留和诠释着布依人的生活方式。”村主任杨正鑫给记者介绍道。

同时,为了统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高荡村摒弃“拆旧建新”“守旧住旧”的发展模式,采取新建安置点解决建房需求问题。

通过科学选址新建集中安置点的方式,在古村落外围集中安置点建设36栋新型民居,将有建房需求的群众进行搬迁安置。对古村落内旧房采取整体保护、分类管理,对不影响古寨整体风格并可以进行外部改造的66户民房实施了外立面改造工程,对外观完整、内部破旧的25户民房进行了内部民宿改造,优化内部结构,完善内部功能,提高居住舒适度。

为发扬布依族餐饮文化,村里成立餐饮协会,并牵头研究布依族特色餐饮,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往。

2016年就办起“承凯布依农家乐”的吴建琴告诉记者,因为孩子上学需要有人照顾,她和丈夫伍承凯辞了浙江的工作,回到家乡开起农家乐。

“明天有贵阳客人来,我正在准备油团粑、五彩糯米饭、鸡八块等布依特色菜。”吴建琴一边干活一边告诉记者,来她家的客人许多是老顾客,都会主动打电话订餐。

如今,在高荡村经营农家乐的人家,年收入最好的大概在10万元以上。

近年来,为了促进高荡古寨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健康发展,村里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一个民族的、团结的、包容的、开放的千年布依古寨一步步走进人们视野。

“现在,我们仍在不断研究和规划高荡古寨的下一步发展,坚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品得了文化,记得住乡愁’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山地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杨正鑫说。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