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产业与人才“双促进” 乡村振兴“加速度”

时间:2021-05-26 17:53:41 来源:毕节日报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聚焦经济社会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工作实际,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人才振兴产业,形成产业和人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进乡村振兴。

打好“乡情牌”,发挥乡土人才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优势,找准就地发展与外出就业之间的平衡点,着力增强乡村的吸引力,让乡土人才看见本地产业发展希望,激发外出人才回乡创业。打好“基础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精神文明等方面建设力度,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打好“领创牌”,加大农村基层新型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农村乡土人才承担科技项目,创办科技示范基地,领创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5个,带领2000余名群众参与产业发展。

创新“跟岗锻炼”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组织选拔、推荐、培训培养等方面优势,发现和培养一批政治水平高、勤奋好学、积极参与本地经济社会建设的乡土人才,统一安排到村“两委”跟岗锻炼。目前,乡土人才在乡镇跟班44人、在村“两委”跟岗锻炼的有1000余人。创设“基地+课堂”模式,鼓励农业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种养能手开办农家课堂,积极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专题培训班、讲座和文化知识培训,开展1500余场技术培训,累计培训2.5万余人次,切实把技能培训与典型示范密切联系起来,达到“培养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目标。组织“土专家”授课,对综合素质较高的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做到因人施教、分类教学,帮助掌握种养殖实用技术。引导示范带头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带领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引领更多的群众创新创业。

加强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发挥党支部创业带富的作用,把乡土人才紧紧吸引在党组织周围,参与家乡建设,集聚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据统计,目前已有?892?名乡土人才参与农村产业服务。立足产业发展需求,采取咨询服务、科技入户、现场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实施农技专家联系服务制度,充分发挥“三农”专家服务团作用,及时指导、帮助广大群众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通过组织人才进行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互帮互助等措施,积极引导乡土人才做好“发展技术员”“产业指导员”,发挥带头引领示范、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作用,让乡土人才“活”起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目前,威宁全县共有农村实用人才5.6万人,带动发展马铃薯200万亩、蔬菜45万亩、中药材40万亩、烤烟23.4万亩、经果林208万亩(苹果50万亩)、牛羊存栏分别为34万头和44万只。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