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一云统揽”。建成云上贵州黔东南专区,开发共享和开放平台并部署上线,完成56个自建系统迁云,全面推行云长制,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深度融合应用,数据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实现“一网通办”。初步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政务服务“一张网”已实现州、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州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网上可办率已达100%。
——实现“一平台服务”。全州政务服务事项接入省一体化服务平台,各类证照统一入库汇聚,实现跨区域、跨部门共享共用,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近几年来,黔东南州紧紧围绕实施政府数据聚通用攻坚战,积极推进“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工作。实现“一云统揽”“一网通办”“一平台服务”,进一步夯实部门数据共享“大基础”。
在黔东南,“云平台”让百姓乐享身边服务。比如,进厅办税人员可以“无感身份识别”就能实现“一脸通办”。自助评价、精准导税、个性迎宾、一条龙自助办税等服务,为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税务样本服务,优化了营商环境。
5月25日,记者来到凯里市司法局,走进法治云平台指挥中心,便看见该局行政执法监督科科长郭虹辛与工作人员正忙着查看“凯里市法治云平台”运行情况。
“这个云平台的创建和运用,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部门的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为有效推进凯里市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郭虹辛说,通过平台动态智能监督系统解决了人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不全面、不及时等难题,提高了行政执法监督效率。
据了解,“凯里市法治云平台”开启了大数据与行政执法人机融合的“云上执法”新模式,从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对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支持,实时监督行政执法办理过程、检查和指导执法工作,规范各类行政执法行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全面服务于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随着黔东南“阳光校园、智慧教育”项目的启动,黔东南州建成了“一云一网一中心”,贯通了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生活服务等学校核心业务,打通了州、县、校三个层级。目前,已在凯里市第十二小学和第二十一小学开展了“5G智慧课堂”建设试点,成为“贵州靠前,中国唯一”的智慧教育示范亮点。
截至2020年11月,黔东南智慧教育云平台实名制注册用户127.79万人,开通用户34.75万人,平台总访问量1798.36万人次。借助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打破时空界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精准传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间教育资源不均衡差距。
为有效缓解山区群众“看病远、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黔东南州高度重视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积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远程门诊、远程会诊、远程医疗服务和家庭病床服务。“锦屏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有效缓解了山区群众“看病远、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被评为贵州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
“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有效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疾病诊断能力和服务水平,这让乡亲们在乡镇卫生院就能获得县级以上专家提供的远程诊断和远程综合会诊服务。”锦屏县平略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龙涓说。
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州已开展远程会诊13270例、远程影像诊断67018例、远程心电诊断42759例、举办远程教育培训213场次,远程医疗服务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行。
在三穗县瓦寨镇兴绿洲高效循环流水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在捕捞待出栏的商品鱼。看着一条条色泽好看鲜嫰的鱼儿,兴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饶科青开心说道:“我们基地采用的是循环流水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养殖,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现有鲤鱼、草鱼、鲈鱼、江团等商品鱼200万斤,预计实现年总产值3000万元。”
据饶科青介绍,该公司以“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利益联结179户农户。通过发展循环水养殖,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随时可以查看渔业信息资讯、水质在线监测与控制,同时利用养殖病害远程诊断、视频监管安全防护等,可养殖出更加优质的商品鱼,从而提升了养殖基地综合经济效益。
近年来,黔东南州运用大数据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为景区公共安全管理、景区环境监测、景区票务管理、旅游交通、发布平台、旅游购物、智慧消防等方面提供了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实现了景区在传统管理服务向智慧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智慧旅游指挥中心为旅游产业带来很多方便,可实时对区域内旅游景区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并通过大数据手段对游客来源、消费习惯、出行工具等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州旅游信息中心副主任潘大锋告诉记者,凯里、从江、施秉、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万达小镇已建成智慧旅游指挥中心。黔东南州、天柱县、黄平县的智慧旅游指挥中心正在加快进度建设,预计今年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
目前,黔东南州还推出“智慧人大”“智慧政协”“锦屏数字化城管服务平台”“智慧生态监测平台”等应用,不断提升了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下一步,黔东南州将围绕乡村振兴、数字化治理、服务民生等领域打造新生态、新应用,夯实优化部门数据共享“大基础”,加快大数据在各部门、各行业的应用推广,加快实施全州5G+行业应用重点场景,加快本土大数据人才培养力度和速度,让黔东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