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兴义市:提高城市品位 让生活更美好

时间:2021-04-16 11:17:45 来源:黔西南日报

近年来,兴义市持续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全面提升,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齐备的城市森林体系逐步形成,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八一公园一角 记者 邓忠胜 摄

用心善治

城市更有温度

在兴义,总能看见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身穿红色马甲,深入城乡、校园等,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困难职工等志愿服务活动。

据初步统计,兴义有6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共有志愿者近17万人。“志愿服务天天有,文明创建随处见”,已如春风般浸润整座城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兴义通过开展最美巡讲活动、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据了解,兴义两次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入选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示范市,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等国家和省级荣誉69个。

截至目前,兴义市共有12人获得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提名,7人获得全省道德模范,4人获中国好人,36人获贵州好人,1个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3个家庭获贵州省文明家庭,是他们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同时,兴义市各级各部门将市民“关心、操心、揪心”的“三心”事,作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的着力点,投入人财物“三力”,实施一步一个脚印,创建“红利”可圈可赞,市民共享。

“以前去医院,都必须要家人陪同,要不然没法上台阶,现在好了,医院的台阶处都进行了坡道化处理,对我们来说还挺方便的。”腿脚不便的兴义市民王先生笑着说道。

让城市“有爱无碍”,作为第一批“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的其中一员,目前兴义市在7条新建、改扩建道路、20处路口和18处新建、扩改建主要商业街区等上下坡边缘处设置盲道共70余条。市内70个公共建筑、新建和改扩建居住区及居住建筑设置无障碍设施,4个既有居住区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车站、新建福利和特殊服务建筑、银行营业网点、医院和一些超市、酒店等也设置了无障碍设施,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了便利。

“事实上,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不仅可以让残障者受益,每个人都可能是受益者。”据兴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障碍建设的受众,不仅仅是轮椅者、拐杖者、视障者、听障者等残障群体,亦包括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如孕妇、推婴儿车的年轻夫妇、老年人、洗手间异性亲属陪同、拖带大件行李的瘦弱者等。“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程度,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城市湿地公园 张 霆 摄

综合治理

环境更整洁和谐

一座座农家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马路连村入户,一片片河流湖泊清澈见底……

走进兴义各乡镇,干净整洁的村风村貌让人眼前一亮。道路、河流、房前屋后,多年积存的垃圾被簇簇绿植取代,昔日的“小农村”变成了如今的“别墅区”,不断彰显现代农村新面貌。

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农村,兴义市持续不断优化市容、村容环境。在市区街道、公园、广场、公交车站点等,昔日高旧单一的垃圾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1400余个“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烟灰缸”四位一体的连体亮丽分类垃圾桶。部分公园、景区还设置了文明吸烟亭、环保吸烟室。

“一个城市一个家,垃圾分类靠大家。改变垃圾混投、乱投的不良习惯,不仅能让城市更加文明,而且还能让我们的居住环境越加靓丽。”兴义市民孙女士说,自从小区提倡垃圾分类后,她都会把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

聚焦薄弱环节,兴义市集中时间、精力、力量持续抓好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农贸市场治理,不断改善景区景点环境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以及镇村环境综合整治。

家住蓝天花园小区的刘大姐,每天一早都会去小区对面的农贸市场选购一些新鲜食材,为全家人准备餐点。“这里地面干净,管理规范,每天都有保洁人员及时清理垃圾。”刘大姐说,环境整洁了,购物、生活都很舒适。

目前,兴义新建、改造城区污水收集处理厂35个、供水管网667公里、城镇公厕73个。通过全国爱卫办组织的技术评估,创建国家卫生乡镇10个,省级以上卫生镇超过50%。

生态优先

市民收获绿色幸福

在兴义市丰都街道东峰林江平大道海子坝湿地,白鹭已成“常客”,它们贴着水面飞行,翅膀掠过水面,溅起点点水花;或是在湖边来回踱步,绅士范十足。成群的白鹭与青山、绿水构成了一组精美的风景画。

赵家渡坝子飞翔的白鹭 记者 邢贵龙 摄

“之前也在湿地见过白鹭,不过这么一大群栖息在岸边的树上,而且就在家附近,还是不多见的。希望还能看到更多的鸟群来这里栖息,不仅添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们吃完饭在岸边散步也是一种享受。”家住海子坝湿地附近的李先生说,湿地的面积很宽,周围的环境也比较宁静,最近这几年,陆续会有鸟儿到此栖息。

白鹭属于水鸟,喜欢在水里觅食、嬉戏,离不开水,也离不开树,白鹭对环境要求苛刻,是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成群的白鹭在海子坝湿地栖息,是湿地水源环境改善的重要例证,也是兴义市生态环境提档升级的一个靓丽缩影。

近年来,兴义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以“两河一湖”和集中式重要饮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为重,持续推进“碧水、青山、蓝天、净土”四大工程,多措并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如今,天蓝、水清、山绿,不仅在海子坝湿地,还在万峰湖景区、马岭河湿地公园……

每天清晨,家住施达星城小区的退休教师李文艳都要到小区旁边的湿地公园散步。置身于绿树环绕的游园,漫步在干净整洁的小路上,李文艳心里幸福满满。用她的话说,“走在这里,满眼尽是绿色,真是惬意极了!”

如今,在兴义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处处绿意浓浓,绿色已然成了发展的最美底色,生态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城乡绿化、湿地开发、污染物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城乡居民乐享生态家园的幸福硕果。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一批重要指标不断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67%,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齐备的城市森林体系逐步形成,为兴义坚持绿色发展增添了信心,带来了动力。

在绿色梦想的引领下,兴义还将以更大手笔投入、更扎实有效举措、更奋勇争先干劲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走生态、社会、经济三效并进的和谐共赢之路。

升级改造

进一步彰显城市魅力

轰鸣的机械声此起彼伏,施工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忙碌着……在兴义市盘江路与街心花园平战结合人防工程施工现场,管网、管线的迁改收尾工作井然有序。

人防工程项目实施路段位于兴义市老城区盘江北路至盘江南路一段,总长度约851米,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36000万元,由兴义新合作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有限公司承建,主体工程(人防工程主体和主车道改造)约4个月,总工期为15个月,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该工程将对盘江路管线管网全部入地,人行道、公交站台、停车位、交通标示系统、绿化全面升级,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

据介绍,自2015年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以来,兴义市上下共同努力,新建城区市政道路65公里,打通“断头路”13条,建成中央湿地公园、云屯体育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改造湖南街等30个片区棚户区,建成金州体育中心、汇金中心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3%。

“城市因创建而美丽,生活也因创建而美好。”相关负责人表示,兴义创文、创卫、创森必将进一步彰显城市魅力,让城市品位更高,让城市形象更好,让人民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抖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