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贵州,这里有着千古的乡愁,总是让人魂牵梦绕。在贵州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闻名四方的的苗寨、歌声飞扬的侗家、依水而建的布依村落,还有热情火红的黎家山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世居的省份,较好的保存着各自传统文化习俗,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守护着这美好家园。在贵州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无论是离乡的赤子,还是不远千里到来的游客,到了贵州总会有一股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
在贵州的黔东南,每年的金秋时节,村村寨寨稻谷金黄。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各村寨星落棋布地安扎在半山腰或在狭小的山谷下的坝子上,其田地或大或小,或高或低依山顺势而开垦而来,经过长期的耕种整理,形成错落有致的人工梯田。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手工收割方式,收割是用手一颗颗的“摘”下来,称之为“摘禾”,每一颗长约一尺左右捆扎成把,主要是为节省劳力便于尽可能多的把稻谷肩挑背扛运下山来。尽管费工费力,但确保了让每一粒稻谷归仓,尽显了山里人对粮食的珍惜和劳动的尊重。有一座叫占理的侗家村寨,其稻谷的晾晒方式也非常独特,也是因为没有开阔的平地,人们用树木或竹杆在房前屋后搭建起高约3至5米的排架——晾禾架,将捆扎成把的稻谷挂上晾晒20余天。每到傍晚吹烟升起,侗歌声扬,整个村寨笼罩在夕阳之下,一幅金黄丰收的人间仙境呈现眼前,美不胜收。在贵州还有许多这样人类劳作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传统工艺世代传承的地方,如丹寨上千年的传统造纸、手工鸟笼,安顺腊染、施洞苗绣等共同构成了贵州特有的人间烟火景观,人们辛勤劳作,幸福生活。
在贵州最让人着迷的的应该是遍布在全省各地的村村寨寨,乡集古镇。千户苗寨、肇兴侗寨,高坡苗乡、青岩古镇,奢香故里、花茂村庄,娄山关下的板桥镇,赤水河边的红军渡······既有各民族繁衍生息的人文景观,也有瑰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更有红色文化滋养的精神高地。百里杜鹃花、高原韮菜坪这里一年四季花香醉人,满眼翠绿。
贵州是多彩的,或许正因为他有着连绵不断的高山峻岭,包容而豁达。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恩上天的馈赠,世代勤劳耕耘,用辛勤的汗水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人间烟火。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贵州的落地,贵州将围绕乡村特色、区域特点建起一千座公园,成为名符其实的宜居、宜游、宜业的“千园之省”。
走访过贵州很多地方,最为震撼的是贵州的桥梁。贵州建成的桥梁有2.5万座,在建的有5000多座,全世界前一百座知名高桥有百分之四十以上座落在贵州,贵州拥有9座世界特大级桥梁,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贵州桥梁的建成和发展极大的解决了困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问题,现在是县县通高速、乡乡柏油路,像一条条银链把一座座青山连接起来,现代与过往交相辉映,促进和改善了贵州与祖国各地的沟通交流,货出得去,人进得来,更多的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让更多的人更加了解到一个真实的贵州、多彩的贵州、充满蓬勃生机的贵州。
无论你是身处贵州,还是初到贵州,只要在贵州的田间、在乡镇、在城市来一次穿梭,总会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看得见过往岁月的痕迹,体会到现代的节奏与新貌,生活在无限的劳动与创造的希望之中。(图文:姚勇)